中煤大屯公司选煤中心:“两化”融合,推动内部市场化提档升级
今年以来,中煤大屯公司选煤中心不断创新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将“市场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在提升精煤产率、实施差异化分配、全员业绩考核、全成本要素管控上下功夫,树立价值激励鲜明导向,不断激发活力效率,促进内部市场化提档升级。 精细生产,提产率。该中心围绕“效益效率最大化”目标,针对洗煤生产的“瓶颈”环节、卡脖子难题攻坚克难,综合利用完善工艺、革新设备、强化管理等方法,补足生产系统短板。对精煤产率、中煤产率、煤泥产率和发热量实施精准考核。结合要素市场,划好业务单元,建立标准化成本管控。坚持市场导向,动态调整产品结构,推进定质化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坚持效益、效率生产,充分发挥工艺系统、现场管理、过程控制的优势,实现效益效率的最大化。科学调整各质量指标考核范围,努力提高综合产率,确保完成各项生产经营目标。 差异化分配,提活力。该中心以“提升精煤产率、优化孔庄选煤厂产品结构、姚桥选煤厂智能装车系统实现正常运行”三项重点工作为基础,进一步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全面系统设计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把精准激励与市场平台紧密结合,落实精准和对等考核要求。把浮选、密控、装车司磅员岗位等操作专项激励落实到市场化平台结算,提高市场化平台的占比,明确内部市场化结算工资、各项津补贴、专项考核奖励、核增绩效等构成和占比,促进薪酬分配向生产一线和核心技术岗位倾斜,系统优化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发挥薪酬激励杠杆作用。 全员业绩考核,增动力。该中心坚持以量计资为主,结合工作量大小,按劳分配,围绕生产经营目标,更加突出个人收入与个人工作贡献、单位业绩的紧密关系,最大程度发挥薪酬分配的杠杆激励作用。同时在以量结算为主的前提下,与各自控制的成本费用、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企业效益紧密挂钩考核。针对管理人员考核,既要与所在单位业绩、员工收入紧密联系为主也要与企业效益挂钩。针对机关科室考核,既要以自身核心职能管理责任为主,也要与企业产量、利润等生产经营指标联动考核。更加突出向核心技术岗位倾斜,通过“对标一流,同类可比,责任倒逼”的手段,做到考核无盲区,奖惩有依据。重视员工绩效管理与应用,将全员业绩考核的结果与薪酬分配和岗位职务变动双挂钩。 全成本要素管控,提成效。该中心对全成本要素项目进行梳理,结合实际建立分类分级管理体系,按“纵向分级、横向分工”的立体管控框架,明确各类成本要素的可控程度、管控等级、责任主体、使用消耗管理细则、考核周期和奖罚比例。明确管控重点,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前提,对重要的可控费用设置“预警”控制线。利用信息化系统对产品或项目主要成本超标一定幅度时设置自动预警功能。根据成本分类分级管控思路建立线上运行和审批流程体系,对关键环节内容和操作进行规范,通过信息平台对实际发生成本费用进行大数据积累,自动产生项目产品成本消耗查询分析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