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潞安化工李村煤矿按照“1366”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风险管控在前、隐患排查治理在后的双重预防机制,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关口从“事故隐患”产生后治理向“事故隐患”产生前控制转移,确保矿井安全。
李村煤矿结合矿井2024年的采掘抽衔接计划,对2024年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持续开展风险预判工作,加强了瓦斯、煤尘、水害、顶板和动压等重大风险灾害治理,扎实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结合生产组织、作业环境、作业活动、季节特点等,形成“一企一策”月度安全风险预判清册,盘清风险底数。按照“班组每班、队组每日、科室每周” 开展风险预判,确保安全风险辨识全面、风险管控到位、现场措施有效。此外,动态制定风险管控方案,推进安全风险辨识的“1+4”工作模式,重点锁定作业管控薄弱环节、交叉作业环节和新增风险,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超前预判、科学判断、有效处置,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责任措施落实到现场,始终把风险挺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治理挺在事故前面。
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是相辅相成的,李村煤矿也注重隐患排查的治理效果,深入运用“六查”工作法,持续抓好特殊地点、特殊环节、特殊时段的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全员全覆盖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开展好月度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述情、析因、追责、明责、治源”五步工作法和定责任人、定措施、定资金、定时限、定预案“五定”原则,制定整改措施,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持续优化“完善责任、落实责任、层次管理、追究责任”的闭合管理机制,围绕“源头上分析、系统上排查、根本上整改”的工作要求,抓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和安全生产综合整治,重点推进抽掘采衔接专项整治提升、机电专业专项整治提升、辅助运输专项整治提升等一系列活动,切实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