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耿思玉:艺术与时光的重逢

作者:耿思玉 2025-04-19 10:25 来源:煤矿安全网 耿思玉 艺术 时光

  初春的阳光透过常青藤新发的嫩芽,在敬老院白色的院墙上投下细碎的光斑。4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韩家湾煤炭公司组织开展的“学雷锋践初心,敬老情暖人心”主题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爱心服务,更成为两代人跨越时光长河的生命对话。

  这次我决定发挥特长,为老人们画像,为本次活动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当我背着画板与青年志愿者们走进敬老院时,消毒水与檀香混合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走廊深处隐约传来老式收音机播放的评弹唱腔。

  活动前夜整理画材时,箱底翻出了2018年的学生卡。证件上的少女眼神清澈明亮,满怀对未来的憧憬,画板上还残留着当年在紫阳茶山写生时的富硒茶香。如今指尖的薄茧不再是握笔形成的凸起,而是伏案工作留下的平茧。

  支起画板,面对老人们期许的眼神,我握炭笔的手竟有些颤抖。距离上一次速写写生人物像,已过去整整七年。画具箱里的炭笔还保留着学生时代的痕迹,橡皮边缘微微发黄,石墨的气味混着敬老院的檀香,恍惚间回到大学画室,不过现在我的眼前不再是青春洋溢的面孔,而是一张张被岁月雕琢的脸庞。

  这也是我第一次为90岁的高寿老人画像,炭笔在纸面打滑的瞬间,忽然想起导师的教诲:“画人像要感受骨骼的走势,就像触摸时光的走向。”

  当我画到周奶奶眼尾的“时光印记”时,她忽然开口:“小姑娘,可得把我画俊点呀,我年轻的时候啊,也是厂里的一枝花。”周奶奶佝偻如弓的脊背像抽芽的藤蔓般徐徐挺直,枯槁的手指攥紧轮椅扶手,浑浊的眼瞳泛起清亮的光泽,恰似暴雨洗刷过的琉璃瓦。

  “小姑娘画得真好,比周奶奶当年的结婚照还细致呢。”院长轻声说道。此刻的周奶奶不再是蜷缩在轮椅的老人,而是端坐在时光长河畔的妙龄少女,每一道挺直的脊线都在诉说被岁月尘封的骄傲。落笔于此,我一下就找到了学生时代的艺术感知力。

  炭笔最后收尾的线条如春蚕吐丝,在泛黄的素描纸上凝结成温润的光泽,老人眼角的笑纹在阴影的处理下仿佛被岁月熨开的绸缎。

  “奶奶,我们常来看您。”

  “爷爷,下次下棋我一定赢你!”

  ……

  参加这次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样颠覆了我们对“送温暖”的刻板印象。在车辆发动机的轰鸣声中,老人们不舍的面孔渐行渐远。后视镜里,院长站在门口挥手,他们的轮廓融入漫天霞光,恰似我未及收笔的墨粉渲染。

  这场艺术与时光的重逢,不仅温暖了耄耋之年的孤寂,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浸润了青年志愿者们的敬老爱老之情。(耿思玉)

下一篇:任永:春雨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