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带给我的记忆有很多,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属小时候放风筝。每到春季,在矿区附近的麦田里,到处都是放风筝的人,天空中飘荡着五颜六色的风筝。
家里的第一个风筝是小姨给买的,它是三角形,表面画了一个孙悟空,下面挂了一截长长的尾巴。那时年龄较小,大概三四岁,不会放,也不是很感兴趣,都是父亲带着我去麦田,他放我看。那个风筝的横杆有些问题,每次父亲都费很大的劲才能让它飞起来,即使飞起来了也不长久,很快便一头栽在麦田里,最后那个风筝在家里的衣柜上吃了很多年灰才扔掉。
让我对放风筝开始感兴趣是在小学二年级,那时学校组织了一次风筝比赛,所有学生自己带风筝参赛。我没有足够零花钱买新风筝,所以只能看着别人放风筝,其实那时候大多数孩子都是没有自己风筝的,只有个别家庭条件不错的同学买了新风筝。我也是第一次看见,原来风筝不仅只有三角形,也可以是梯形,尾部不只是长条,也可以是螺旋形。那个下午,虽然自己没有风筝,但是看着别人放依然很开心,也是那时候心中就种下了一颗等攒够零花钱一定要买个风筝的种子。
不久之后有次放学,学校门口的小卖铺便宜处理一批风筝,我上前询问了价钱,3.5元一个,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条纹图案的风筝,再三叮嘱店家给我留着后,便一路跑回家。一回家便打开自己的存钱罐,里面加起来只有2.5元,还差1元,于是我便向母亲要钱,平时母亲很少给我零花钱,但是那次母亲很痛快地给我了。我兴冲冲地拿了钱跑向小卖铺,买到了心仪的风筝后,便迫不及待地到麦田里面去放风筝。那段时间,只要放学后作业做完了或到了周末,总会看见我在麦田里放风筝的身影。风筝线断了几次,但很幸运,飞走的风筝每次都能被我找回。即使线轮上打过结的线参差不齐,我也对我的风筝爱不释手。
长大后,再也没有放过风筝,也没有再见过满麦田都是放风筝人的热闹场景。我想,也许是现在的大人们太忙了,孩子们的玩具太多了,慢慢地放风筝这项娱乐活动便不再流行。近些年偶尔看见别人放风筝,都会想起自己小时候放风筝的场景,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但终究是没有再去拾起风筝线轮。现在我的孩子也一天天长大了,希望有一天在绿油油的麦田里,吹着微风,陪着他再放一次风筝。(陈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