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煤三矿“绝活”不“绝”
“维修设备一定要做到一看二听三摸四测五查,精益求精,细之又细,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和大意。”
“你说的就是这个理,还是咱卜班长技术精,脑子灵。”
这是4月1日上午,河南能源集团鹤煤公司三矿采一队机电班长卜连庆在机电大班对青工进行传授维修“绝技”的场景,也是该矿工会真正让“绝活”不“绝”的真实写照。
今年来,该矿工会非常重视技术工人培养,坚持把一些技术“大拿”纳入到企业核心人才群体,采取激励机制的倾斜政策,充分调动能工巧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许多“绝活”不“失”传,科技尖子不“飞”走,提高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营造出职工学技术、钻研技术的良好氛围,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一季度,该矿煤炭产量达到10.75万余吨;总进尺1071米,完成计划的103.98%,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为上半年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该矿建矿有近70年之久,许多老工人在生产一线干了三、四十年,他们都有一技之长,许多还身怀“绝技”和“绝招”。为了留住人才,不让技术尖子“飞”走,“绝活”不“绝”,后继有人。该矿工会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一线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的素质。
一是认真总结老工人的经验做法,鼓励技术好的老师傅搞好“传、帮、带”,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绝活绝技传授给新工人。并且通过开展导师带徒、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等活动,及时挖掘一些老技术工人的“绝活”和“绝技”,真正将老工人的经验做法及时反馈到各个相应的技术岗位上认真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对有一技之长的老工人,按岗位技术含量和技术熟练程度,适当增加工资,激励老工人通过结对子、拜技求艺等形式,把自己的“绝活”传给青年工人。
二是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对各个工种实行技术轮训,让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培训内容主要向操作技能、补缺和更新知识方面发展,不断加大实践比重,确保提高实践技能。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政策上向技术人员进行倾斜。该矿一直推崇“能力优先”,坚持从技术工人中选拔干部,给他们以更大的发展空间,该矿先后有不少技术人员走上了领导岗位。另外,根据各技术岗位技术含量高低,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并对成绩突出的能工巧匠给予重奖,还在入党、转正、评优等方面优先,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让能工巧匠真正“香”起来。该矿机电二队新副井提升司机王艳惠,在集团公司、鹤煤公司技术比武中名列前茅,被集团公司评为“劳动模范”,被河南省授予“五一巾帼标兵”。该矿采一队机电班长孟维雨勤学苦练,勤学好问,踏实能干,刻苦钻研,多次在全国、省技术比武中获奖,不仅成为工作中的技术骨干,而且被提拔为机电二队的副队长。
“技术工人不仅是矿井的‘催化剂’,而且更是企业的‘摇钱树’,对技术工人应该关爱有佳,真正让他们的‘绝活’不‘丢’,‘绝技’更‘绝’,使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他们技术的‘接班人’,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4月1日,在谈到技能人才培养时,该矿工会主席王红喜这样表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