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煤矿井下救生舱设施

通用课件 2011-06-29 0
软件名称: 煤矿井下救生舱设施
文件类型:
界面语言:
软件类型: PPT
运行环境:
授权方式:
软件大小: 39.5 KB
软件等级:
软件登陆: admin
作 者 :
官方网址: 官方站
程序演示: 演示
解压密码:
整理时间: 2011-06-29
软件简介:

煤矿井下救生舱设施


一、简介

  矿难发生后,在恶劣的井下环境中,为被困人员提供一个隔绝的安全场所,配备各种必需装备,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被困人员的生命,大大增加被困人员逃生和成功救援的几率

  救生舱舱体使用高强度钢材为材质,通过高质量焊接,防止外部环境伤害(爆炸冲击波、透水、高温、巷道有害气体渗入等);舱内配备各种装备,维持舱内生存环境(供氧、监测舱内外环境、去除有害气体、供食、供水、满足卫生需要等)。


二、救生舱的组成

1. 结构组件

  救生舱主舱体顶部为弧形,底部为矩形,底部设有拖橇便于搬运。主舱体采用加强筋框架,框架内外各有一层高强度钢板,两层钢板之间填充高效隔温材料,达到防爆、防水、气密的目的。

  主舱体分为正压设计,可有效阻止舱外有害空气随被困人员进入舱内;生活舱内设有座椅供被困人员休息、等待救援;设备舱放置氧气瓶、蓄电池等设备。主舱体之外又设有空调舱,在矿难后断电时通过热交换管线与主舱体连接,吸收主舱体热量、水汽,调节主舱体舱内空气温湿度。


2. 供氧组件

  供氧组件设在主舱体内,用于维持舱内人员呼吸。

  供养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过矿内压缩空气管线供氧;二是通过主舱体内储藏的高压氧气瓶供氧;三是化学制氧,通过氧烛制氧或氧气再生药板制氧供氧。可同时采用一种或多种供氧方式。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有相应的手段调节供养速率、氧气浓度。


3. 舱内外环境监测组件

  使用传感器,监测舱内外的压力、温湿度、气体(O2、CO2、CO、CH4、H2S以及救生舱所在煤矿曾经出现过的有毒气体)浓度;同时,传感器将监控数据传输到监控分站,通过监控分站自动控制、调节舱内环境参数


4. 有害气体去除组件

  救生舱采用正压设计,有效防止有害气体进入舱内;舱内配有有害气体吸附剂、吸湿剂,有效去除有害气体

5. 其它

  空调、食物和水、蓄电池、急救箱、免冲洗打包马桶、照明装备、通讯装备、舱外声光示踪装备等


三、救生舱的特点

1.  优异的结构

独特的加强筋设计,大大增加安全性

独特的弧形顶设计,抗压能力增强且便于排水

隔温夹层,强悍的防火耐高温性能

良好的气密性

舱体体积小,便于运输

多出口设计,除舱门外,另设两个逃生口;舱门打不开时可通过逃生口进出


2.  多种供氧手段,任意选用一种或多种

矿内压缩空气管道,可无限供氧

舱内压缩氧气瓶供氧,稳定安全

化学制氧(氧烛或氧气再生药板),紧急情况下制氧


3.  正压设计

正压设计,阻止舱外有害气体进入生活舱

配有压缩空气瓶,提供足够的压缩空气,支持多次进出救生舱

4.  安全、舒适的舱内环境

供氧时间长,可供10人使用超过120小时

供氧方式多样,包括矿内压风管、压缩氧气瓶、氧烛(或氧气再生药板)

充足的有害气体吸附剂和除湿剂

配备空调,即使断电仍可将舱内温度维持在29摄氏度


5.  有效的舱内外环境监测手段

多传感器,可监测舱内外温湿度、压力、气体(包括O2、CO、CO2、CH4、H2S以及矿山出现过的其它有害气体)浓度

监控分站收集传感器的监控数据,自动调节舱内气体环境

配有便携式多用途传感器,供被困人员出舱时使用

储备电力可供舱内传感器和监控分站使用超过10天


6.  充足的生存必需品

食物

饮用水

急救箱

常用药品

7.  完善的生活装备

舒适的座椅

免冲水打包厕所

垃圾箱


四、国外应用

      2006年,也是在西弗吉尼亚州发生了一场矿难。这次矿难后,该州政府和美国劳工部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署出台了新的矿山安全管理规定,美国国会也通过了“2006年矿工法”。此后,无论是州级的规定还是全美的法案都要求煤矿必须在矿井内设置气密性紧急救生舱。

  在本矿难的营救过程中,全美国都把失踪者能够生还的希望寄托在煤矿内的两个密封救生舱上,因为那里有医用级氧气和二氧化碳洗涤剂器维持可呼吸空气,还有事先储备的食物和水。救生舱为密闭的空间,能抵御事故发生时的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被困矿工提供维持生命的必需品,还有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


    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型重点煤矿都安装了救生舱。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等国的煤矿灾后救护中,救生舱也成为一项重要装备。2006年,在澳大利亚的一次矿难中,两名矿工在被困井下13天后获救,原因就是他们在矿井千米深处的救生舱里得到了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为救援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类似的“神话”也曾在加拿大上演过,该国一矿井发生大火,70名矿工被困。矿工们成功躲进了救生舱里,并最终全部获救。南非的例子更具有说明性。2003年南非的某矿发生停电事故,当时井下共有3400多人,结果死亡了9人,280人是救护队从井下的各个救生舱里救出的。


当然,救生舱也不是万能的。救生舱在严重透水的情况下所起的作用不大,因为水压较大的情况下,舱门会很难打开。虽然不论是矿用钢制救生舱还是可充气式救生舱都能够抵御一定的外力冲击,但是其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把全部希望都放在救生舱上是不现实的。举例说:“这次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发生爆炸的煤矿配备的就是斯特塔公司的可充气式救生舱,但是可能由于爆炸太突然,矿工们没有能够及时躲到救生舱中来。”


五、国内现状

1、中国的煤炭产量占世界煤炭产量的1/3,而中国煤矿矿难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4/5。

2、世界上发生的20起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煤矿灾难中,有8起发生在中国。

3、2003年全世界产煤约50亿吨,死亡人数8000人左右,中国煤炭产量16.6亿吨占33.2%,而死亡人数达6434人占80.4%;2004年,中国煤炭产量17亿吨,占世界的34%,死亡人数达6027人,占世界矿难死亡人数的80%。近两年来,死亡的绝对人数虽有所下降,但在全球所占比例仍然最高。

我国各类矿难事故时有发生,矿山应急救援装备的现代化亟待解决。


       一种可以在矿山发生矿难时为井下矿工提供避难空间的“矿用救生舱”系统,7月2日在山西潞安集团模拟巷道内完成了4人、96小时的安全验证试验,“矿用救生舱”的科学性、系统性、深入性研究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矿用救生舱,即矿井移动式救生舱,是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


矿用救生舱,又名矿井移动式救生舱,其主要作用是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正在制定矿用救生舱的有关标准,将在全国煤矿全面推广使用此项技术。


“矿用救生舱”——矿工的安全岛,即矿井移动式救生舱,是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和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从此,矿工井下再遇风险可到 “安全岛”躲避。

 


下载地址: 文档地址1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软件: 无相关信息
下载说明: ⊙推荐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