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钻机安全操作规程
作者:mkaq
2010-10-18 18:18
来源:本站原创
深孔钻机安全操作规程
1,钻机定位,必须安设计方位、坡度定位。连接气路、水路。
2,将钻杆用风吹干净(预防钻杆孔被堵塞),接头清理干净,并涂黄油脂。
3,将冲击器(钻头),钻杆装在滑架上。
4,开孔:先以较小的冲击功或推进力钻进,以便于钻头的定位。给予适当的水量以减少粉尘。
5,钻孔:当钎头钻进10公分时,全风门冲击,加大推进力,进入正常钻孔。
6,换钻杆:当一根钻杆打完后,将渣吹出,停止转动和冲击,扳动卡行手柄至卡紧端,马达倒转,将接头拆开,上另一根钻杆如此循环。连续工作。
7,卸杆:钻孔完成后,用卡钎器卡紧钻杆,倒转,拆下接头,用叉子叉进钻杆固定在回转机上,松开卡钎器,后退至终点,卡紧钻杆,倒转,将一根钻杆取下,如此循环,将全部钻杆卸下。
8,卸完钻杆、钻头,再卸横轴、立柱,最后移位
注意事项
1,随时注意检查油路,气水路各部分螺钉,螺帽,接头的连接情况。立柱,横轴的牢固情况。
2,钻孔时不允许反转,以免钻杆脱扣。
3,机器在短时间内停止工作时,要给于少量压力,避免泥沙侵入冲击器内部,若在较长时间内停止工作时,需将冲击器退到距孔底1—2米处固定。
4,工作中应该注意冲击器的声音和机器运转情况是否正常, 发现不正常现象。立即停机检查。
5,接新钻杆时,注意杆内清洁,以免沙土进入冲击器损坏机件。
6,在液压油加入油箱时,一定要保证油及油箱的清洁和干净。
7,每个工作班结束时,都必须把机器表面污染清除干净。
8,严禁在工作表面大拆大御(拆成组件便于搬运的情况例外)以免丢失零件和损坏零件的关键部位。
9,回转机用黄油润滑。
10,绳轮处用黄油润滑,每周加油一次,滑倒每天加油一次。
11,在换钻杆或卸钻杆时,必须将卡钎器卡好,以防飞出伤人。
常见故障处理。
1冲击器不响 : 常见的有四种:
伐片打坏
钎头尾部打坏碎楂进入刚缸体卡住锤体。
排气孔被岩粉堵住
(4)向下凿岩时孔内积水多,排气阻力大冲击器不易启动。
处理方法:发现冲击器不响时,先按第四种原因检查,检查的方法是将冲击器提升一段,减少排气阻力,将水吹出一部分,再慢慢推向孔底,若此法不灵时,则很可能属于前三种原因,需将冲击器提出孔外卸下清洗或更换零件。
2卡钻: 除复杂地形卡钻外,常有以下情况。
(1),钎头断翼。
(2),新换钻头直径比原来的大。
(3),机器固定不好而发生位移或矿压大造成钻孔变型。
(4),凿岩时孔口或孔壁掉落石快,或遇到大裂隙和溶洞。
(5),遇见破碎带,岩粉排不出来。
(6),操作失误或长时间停钻,没有吹净岩粉或没有提出钻头
到一定位置。
处理方法:就目前钎头的强度,断翼已基本杜绝,一旦遇有特殊情况,可用一段直径与孔径差不多的无缝管,里面装满黄泥或沥青,与钻杆连接送入孔底,将底孔的断翼沾出来,打捞前先将孔底的岩粉吹净。
遇到后五种卡钻情况时,比较严重的是钻具提升不起,放不下去,回转机不转,冲击器不响,此时只有外加扭矩帮助提升,使钻机回转。后边给气边提升。
3,断钻杆:
多数是由于用的时间长,钻杆壁与孔壁摩察变薄而造成断杆。故经常检查钻杆状态(变形或变薄)。已经断在孔内的钻杆,可用公锥打捞。
锚杆机操作规程
1,熟悉锚杆机性能、熟悉施工环境和施工要求。
2,连接好气路、水路(连接前先将气管、水管冲洗30秒)。
3,水压、气压符合要求,机油要20号或30号。
4,钻孔前先不装钻杆,升起降下支腿三次。
5,检查钻杆是否直 ,是否会使机振动;钻杆是否堵塞, 钻头是否锋利,钻头不锋利将影响钻孔速度。
6双脚吃住力,防止钻机扭矩载荷增大时失去平衡。
7插好钻杆,慢慢升起钻机,直到即将接近顶板。注意气腿的供气不要太大,如果气腿升高过快,将不仅顶弯钻杆,还会造成事故。
8钻机钻进后打开水路控制把,按岩石硬度调整转速和推进速度
9完成钻孔后关闭供水开关,气腿缩回 时慢转马达,使钻杆随钻机降下。
注意:
1在钻软岩时,锚杆机需要最大的速度,较小的推力。
2在钻硬岩石时,锚杆机需要较小的速度,并增加推力获得最佳的钻机速度。
3在泥性岩石中钻孔时,要注意水压,若出水少,则应停马达,冲洗一会再钻。
4若钻孔阻力过大,将要卡钻时,可左右晃动“T”形手把 ,可避免卡钻。
5钻角锚杆的斜孔时,钻机容易振动,定位时要扶稳。
6钻机作业完成时,靠煤避放好,防止摔碰。
维护与常规检查:
1钻杆尾部使用的密封圈型号为φ14×2.65,不装密封将严重漏水。
2检查漏水现象,必要时更换密封圈。
3将支腿伸到最长,检查各级连接处有无漏气。
4排放净化器中的污染物。
5听钻机运行的燥声,如出现研磨的声音,应升井更换轴承。
6运行10天应清洗消声器,如发现消声海绵中有金属磨损物,应升井维修,避免更大的损失。
7不能使用热蒸汽、溶剂、液压油、乳化油清洗马达、气腿。
1,钻机定位,必须安设计方位、坡度定位。连接气路、水路。
2,将钻杆用风吹干净(预防钻杆孔被堵塞),接头清理干净,并涂黄油脂。
3,将冲击器(钻头),钻杆装在滑架上。
4,开孔:先以较小的冲击功或推进力钻进,以便于钻头的定位。给予适当的水量以减少粉尘。
5,钻孔:当钎头钻进10公分时,全风门冲击,加大推进力,进入正常钻孔。
6,换钻杆:当一根钻杆打完后,将渣吹出,停止转动和冲击,扳动卡行手柄至卡紧端,马达倒转,将接头拆开,上另一根钻杆如此循环。连续工作。
7,卸杆:钻孔完成后,用卡钎器卡紧钻杆,倒转,拆下接头,用叉子叉进钻杆固定在回转机上,松开卡钎器,后退至终点,卡紧钻杆,倒转,将一根钻杆取下,如此循环,将全部钻杆卸下。
8,卸完钻杆、钻头,再卸横轴、立柱,最后移位
注意事项
1,随时注意检查油路,气水路各部分螺钉,螺帽,接头的连接情况。立柱,横轴的牢固情况。
2,钻孔时不允许反转,以免钻杆脱扣。
3,机器在短时间内停止工作时,要给于少量压力,避免泥沙侵入冲击器内部,若在较长时间内停止工作时,需将冲击器退到距孔底1—2米处固定。
4,工作中应该注意冲击器的声音和机器运转情况是否正常, 发现不正常现象。立即停机检查。
5,接新钻杆时,注意杆内清洁,以免沙土进入冲击器损坏机件。
6,在液压油加入油箱时,一定要保证油及油箱的清洁和干净。
7,每个工作班结束时,都必须把机器表面污染清除干净。
8,严禁在工作表面大拆大御(拆成组件便于搬运的情况例外)以免丢失零件和损坏零件的关键部位。
9,回转机用黄油润滑。
10,绳轮处用黄油润滑,每周加油一次,滑倒每天加油一次。
11,在换钻杆或卸钻杆时,必须将卡钎器卡好,以防飞出伤人。
常见故障处理。
1冲击器不响 : 常见的有四种:
伐片打坏
钎头尾部打坏碎楂进入刚缸体卡住锤体。
排气孔被岩粉堵住
(4)向下凿岩时孔内积水多,排气阻力大冲击器不易启动。
处理方法:发现冲击器不响时,先按第四种原因检查,检查的方法是将冲击器提升一段,减少排气阻力,将水吹出一部分,再慢慢推向孔底,若此法不灵时,则很可能属于前三种原因,需将冲击器提出孔外卸下清洗或更换零件。
2卡钻: 除复杂地形卡钻外,常有以下情况。
(1),钎头断翼。
(2),新换钻头直径比原来的大。
(3),机器固定不好而发生位移或矿压大造成钻孔变型。
(4),凿岩时孔口或孔壁掉落石快,或遇到大裂隙和溶洞。
(5),遇见破碎带,岩粉排不出来。
(6),操作失误或长时间停钻,没有吹净岩粉或没有提出钻头
到一定位置。
处理方法:就目前钎头的强度,断翼已基本杜绝,一旦遇有特殊情况,可用一段直径与孔径差不多的无缝管,里面装满黄泥或沥青,与钻杆连接送入孔底,将底孔的断翼沾出来,打捞前先将孔底的岩粉吹净。
遇到后五种卡钻情况时,比较严重的是钻具提升不起,放不下去,回转机不转,冲击器不响,此时只有外加扭矩帮助提升,使钻机回转。后边给气边提升。
3,断钻杆:
多数是由于用的时间长,钻杆壁与孔壁摩察变薄而造成断杆。故经常检查钻杆状态(变形或变薄)。已经断在孔内的钻杆,可用公锥打捞。
锚杆机操作规程
1,熟悉锚杆机性能、熟悉施工环境和施工要求。
2,连接好气路、水路(连接前先将气管、水管冲洗30秒)。
3,水压、气压符合要求,机油要20号或30号。
4,钻孔前先不装钻杆,升起降下支腿三次。
5,检查钻杆是否直 ,是否会使机振动;钻杆是否堵塞, 钻头是否锋利,钻头不锋利将影响钻孔速度。
6双脚吃住力,防止钻机扭矩载荷增大时失去平衡。
7插好钻杆,慢慢升起钻机,直到即将接近顶板。注意气腿的供气不要太大,如果气腿升高过快,将不仅顶弯钻杆,还会造成事故。
8钻机钻进后打开水路控制把,按岩石硬度调整转速和推进速度
9完成钻孔后关闭供水开关,气腿缩回 时慢转马达,使钻杆随钻机降下。
注意:
1在钻软岩时,锚杆机需要最大的速度,较小的推力。
2在钻硬岩石时,锚杆机需要较小的速度,并增加推力获得最佳的钻机速度。
3在泥性岩石中钻孔时,要注意水压,若出水少,则应停马达,冲洗一会再钻。
4若钻孔阻力过大,将要卡钻时,可左右晃动“T”形手把 ,可避免卡钻。
5钻角锚杆的斜孔时,钻机容易振动,定位时要扶稳。
6钻机作业完成时,靠煤避放好,防止摔碰。
维护与常规检查:
1钻杆尾部使用的密封圈型号为φ14×2.65,不装密封将严重漏水。
2检查漏水现象,必要时更换密封圈。
3将支腿伸到最长,检查各级连接处有无漏气。
4排放净化器中的污染物。
5听钻机运行的燥声,如出现研磨的声音,应升井更换轴承。
6运行10天应清洗消声器,如发现消声海绵中有金属磨损物,应升井维修,避免更大的损失。
7不能使用热蒸汽、溶剂、液压油、乳化油清洗马达、气腿。
上一篇:大黄山煤矿一号井操作规程
下一篇:封孔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