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综放工作面回收后溜安全技术措施

作者:佚名 2010-06-30 09:36 来源:不详

由于工作面下口压力较大,工作面外形尺寸较大等原因,造成工作面下口过渡支架尾梁压在后溜机头减速箱和电机上,影响工作面推进,且已导致工作面后溜机头电机和减速箱损坏。为了保证工作面能向前正常推进,经矿研究并请示集团公司同意,决定回收工作面后部刮板输送机,工作面目前改用综采工艺。为了保证回收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后溜回收工程简介

1、综放工作面后溜回收工程包括:风巷扩帮起底、绞车硐室施工、顶板维护、绞车安装、后溜回收、井下运输六个环节。

2、工作面后溜为SGZ1000/1710,共有196节溜槽,

3、后溜回收顺序:回收后部输送机刮板、刮板链→回收后部输送机机头机尾→后部输送机溜槽。

4、综放工作面后溜回收设备:

综放工作面回收辅助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安装(使用)地点

用 途

1

慢速绞车

JDHB-30

1台

后溜机尾绞车硐室

拉后溜

2

回柱绞车

JM-20

1台

工作面风巷超前外25m处。

超前范围矿车牵引,溜槽等大件起吊。

3

回柱绞车

JD-11.4

1台

工作面下口

用于后溜钢丝绳向下牵引。

4

平板车

30T

9辆

工作面风巷

装溜槽等。

7

装车斜台

1个

工作面后溜机尾

装溜槽

二、风巷扩帮、起底及绞车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风巷超前自尾轮处开始扩帮起底,扩帮宽度为1.0m,起底后巷道高度不小于2.8m。绞车硐室深5.0m,宽2.2m,高3.0m

(二)、扩帮及绞车硐室临时支护均采用单体支柱配合柱帽(枕木),永久支护顶部为φ20*2400螺纹钢锚杆配合钢筋网支护,每眼装2335树脂药卷3节,帮部采用φ16*1600圆钢锚杆配合金属网支护,装3535树脂药卷2节。绞车硐室抬棚用锚索维护,锚索长8.0m,大断面处锚索间距为1.6m,排距为5.0m

(三)、施工方法:巷道施工采用煤电钻人工打眼,正向装药,毫秒延期电雷管全断面一次爆破法施工,掏槽眼深度为 1.2米,其它眼深为1.0m;循环进度1.0米,每施工1.0米即进行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掏槽眼、辅助眼装药量300克/眼,周边眼装药量150克/眼,炮眼封泥长度不小于眼深的一半。(详见炮眼布置三视图)。

(四)、工艺流程:安全检查——打眼(瓦检)—— 装药(瓦检)—— 爆破 (瓦检) ——敲帮问顶 ——临时支护——出渣——永久支护——文明生产。

(五)风巷切顶排维护,在支架后尾梁位置设置密集切顶支柱,密集支护间距为0.8m,在密集支柱之间设置戗柱,戗柱角度为15°。风巷上隅角套五架棚,棚梁间距1.0m,在靠近下帮棚梁支柱间加一颗戴帽点柱,在柱子下帮用钢筋网挡矸(详见平面图)。

(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爆破前,对爆破地点附近20m范围内的电缆、风筒、电器设备进行妥善保护,电缆及其它管线挖槽埋入槽中(槽子深度不小于300mm),用板皮盖住后用煤渣埋好,防止爆破崩坏;风筒及其它电器设备必须使用板皮或旧皮带盖实护好,防止崩坏。

2、装药

(1)打眼、装药严禁平行作业。

(2)引药的装配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①.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电雷管时,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将成束的电雷管脚线顺好,拉住脚线前端将管体抽出。抽出的单个电雷管脚线末端要扭结短路。

②.装配引药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炮药箱附近地点进行,禁止坐在炮药箱上装配引药。

③.装配引药时,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或冲击以及折断电雷管脚线或损坏脚线绝缘层。

④.电雷管只许由药卷的顶部装入。先将药卷顶部揉软,再用木或竹制的炮针在药卷顶端心扎略大于雷管直径的孔眼,然后将电雷管插入孔眼,并将脚线在药卷上套一个扣。剩余脚线应全部缠绕在药卷上,同时将脚线末端扭结。

⑤.每个药卷内只准插放一个电雷管。

⑥.装配好的引药要整齐摆放在炮药箱附近无导电体的安全地点,并且点清数量、 掩盖好不得丢失,不准随地乱放。

(3).装药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①.爆破工要严格执行装药前及爆破前后的“一炮三检”制度。 工作面每次装药前、爆破前及爆破后,爆破工必须携带数字式瓦斯检测报警仪, 检查装爆破地点附近20米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超过1%时,不准装药爆破, 必须立即汇报调度室,采取措施处理。爆破后瓦斯浓度超过1%时不准开动电气设备。

②. 由爆破工、班组长监督,对施工地点附近支护进行检查,确保支护完好。

③. 用掏勺将炮眼内的煤(岩)粉清除干净。

④. 爆破工、班组长及瓦检员对掘进工作面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凡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装药爆破:

a.掘进迎头空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支护损坏,支护不齐全;

b.装药地点20 米以内,有未清除和撤出的煤、矸、矿车及机电设备,或其它物体阻塞道断面1/3以上时;

c.装药地点20米以内煤尘飞扬时;

d.装药地点20米范围内风流中沼气浓度达到1%时;

e.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炮眼塌陷、裂缝,有压力水,瓦斯突增等;

f.工作面风量不足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时;

g.炮眼内煤(岩)粉未清除干净时;

h.炮眼深度、角度、位置等不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时;

j.装药地点有片帮、冒顶危险时;

k.发现拒爆未处理时。

(4).装药工、爆破工必须按照本规程爆破说明书规定的各种炮眼装药量、雷管段号、起爆方式进行装药爆破,各炮眼的雷管段号要与爆破说明书规定的起爆顺序相符合。

(5).装药方式为正向装药,即引药最后装在眼口,引药及所有药卷的聚能穴一律朝向眼底。禁止采用反向装药。

(6).装药时要一手拉脚线,一手用木质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眼底,用力要均匀,使各药卷紧密相接。药卷装完后要将两脚线末端扭结短路并悬空。

(7).炸药在使用前应用手揉松,使其不成块状,但不得损坏药包纸或防护剂。

(8).封泥用水炮泥和粘土炮泥,严禁用煤渣或其它块状材料、可燃材料充填炮眼。

(9).装填炮土时,要一手拉雷管脚线,一手用木质炮棍推填炮泥,用力轻轻捣实。炮眼封泥长度不小于0.5米

(10).封泥的填装结构是:先紧靠药卷填上30~50毫米的粘土炮泥,然后装填水炮泥一个,在水炮泥的外端再填塞炮泥。装填水炮泥不要用力过大,以防压破。装填炮泥外端的炮泥时,先将炮泥紧贴在眼壁上,然后轻轻捣实。

3、爆破

(1).爆破工作必须由经过指定单位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担任,并持证上岗。

(2).爆破母线用铜芯绝缘线,长度不小于100米。禁止使用钢轨、金属管等当做回路或母线使用。爆破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悬挂在巷道两侧,如果遇特殊情况必须挂在同一侧时,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或信号线下方不小于300mm处。

(3).爆破母线必须由里向外敷设,两端在与脚线、爆破器连接前必须扭结短路。

(4).各炮眼雷管脚线的联结方式应按本规程规定的串联方式进行,雷管脚线之间的联结可经过培训的爆破工助手进行,雷管脚线与母线的联结及通电爆破只准由爆破工本人操作。

(5).电雷管脚线与连接线、脚线与脚线之间的接头,都必须悬空,不得与任导电体接触。爆破母线不得有破皮或明接头。

(6).在连线爆破前,必须在迎头20米范围内进行第二次瓦斯检查,在瓦斯浓度小于1%时,方可进行连线爆破,否则必须采取措施处理。

(7). 爆破时,应在所有通往爆破地点的通道上设置专人警戒,警戒点距爆破地点的距离:直巷不小于100米,弯巷不小于75米,拉炮地点必须在警戒点以外。警戒必须由班组长亲自负责安排设置和撤除;班组长安排专人将施工范围内所有人员全部清理到警戒线以外,班组长在检查各警戒点设好后,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发送爆破命令;爆破完毕,由班组长按规程规定认真检查,确认无拒爆、残爆存在时方可撤除警戒,严禁用“喊话”或“预约”的方式设置或撤除警戒,警戒处要求“人、绳、牌”三齐全,警戒区内严禁有人(详见警戒设置示意图)。

(8).各警戒点必须“人、牌、绳”三齐全;爆破前,工作面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到警戒以外,警戒区内严禁有人。

(9).爆破工把母线与脚线联结好后,必须最后退出迎头,并沿途检查爆破母线是否符合要求。边往外走,边发出准备爆破信号。爆破工进入爆破地点后,随即发出最后一次准备爆破信号 。

(10).规定:信号工具为哨子,准备爆破信号规定为一长响,每次持续时间为5秒,爆破信号为两响,解除爆破为三响,响与响之间间隔2秒。

(11).班组长在检查各警戒点设好后,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发送爆破命令。

(12).爆破工接到爆破命令后,将母线与发爆器连接,并将发爆器把手插入爆破器,转至充电位置并发出爆破信号,再过10~15秒钟,发爆器灯亮稳定后,将发爆器把手转回爆破位置进行爆破。

(13).爆破后,爆破工将发爆器把手拔出,将母线从发爆器接线柱上摘下,并扭结短路。

(14).爆破器把手必须由爆破工随身携带,严禁转交他人。不到爆破通电的时间不得将把手插入爆破器内。

(15).等迎头炮烟排净后(至少15分钟),班组长、爆破工、瓦检员首先进入迎头,由外向里检查通风、瓦斯、煤尘、支护、顶板、拒爆及残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安全后爆破员发出解除爆破信号,由班组长亲自解除各处爆破警戒点后,其它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16).通电后炮不响时,爆破员必须先从爆破器上摘下母线并扭结短路,然后至少再等15分钟,方可沿线路检查不响的原因。如果是短路、断线或联结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联线爆破。如确认非线路原因,又不能确定拒爆位置时,可采用每两个雷管进行并联,然后将各并联雷管串在一起的串并联方法,重新联线起爆,找出拒爆。

(17).检查处理拒爆或重新联线爆破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处理悬矸危岩,确认安全的条件下方可操作。

(18).处理拒爆时,必须在距离拒爆眼0.3米处另打平行于拒爆眼的新炮眼,重新装药爆破,新炮眼的眼深要超过瞎炮眼深度,打眼时应在拒爆眼外端口插入炮棍作为导向标志。

(19).严禁用镐刨或从拒爆眼中取出原放置的引药,或从引药中拉出电雷管。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向外掏炸药。

(20).在拒爆处理完之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拒爆处理无关的工作。

(21).处理拒爆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找出未爆的电雷管。

(22).拒爆必须在当班处理完毕,如有特殊情况未处理完时,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班爆破工交待清楚。

(23).装药的炮眼应当班放完,遇有特殊情况时,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24).爆破后,要将爆破母线、发爆器、瓦斯检定器等收拾整理好,清点剩余的电雷管炸药,填写好消耗单,在核清领取数量与使用及剩余数量吻合后,经班组长签字,当班剩余火工品要交回火药库,严禁私藏爆破器材或存放在井下。

(25).升井后,要将发爆器、瓦斯检定器等交回规定的存放处。

(26). 工作面每次装药前、爆破前及爆破后,爆破工必须携带数字式瓦斯检测报警仪,检查装爆破地点附近20米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超过1%时,不准装药爆破,必须立即汇报调度室,采取措施处理。爆破后瓦斯浓度超过1%时不准开动电气设备。

三、后溜回收安全技术措施

1、刮板输送机的回撤顺序回收刮板及刮板链→回收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回收溜槽。

2、回收设备准备:在风巷后溜通道前方绞车硐室内安装一台JDHB-30型慢速绞车,该绞车用地锚和“六压两戗”固定,绞车下井前焊接加固好支柱柱窝,绞车按提升中心线稳定后,标定出地脚螺栓位置,然后将绞车移开,以便打眼安装锚杆,地脚螺栓采用2.0m长φ20的螺纹钢锚杆,每眼装3节2335的树脂药卷(不得使用粗杆),锚杆安装到位后,将绞车起吊安装在锚杆上,然后使用“六压两戗”八颗单体液压支柱固定,绞车安装前要求底板必须平整。在机巷转载机适当位置安装一台JD-11.4调度绞车,用“四压两戗”固定,主要用于后溜通道内向下拉绞车钢丝绳,使用时拴在绞车硐室绞车钢丝绳绳头上。在风巷超前尾轮位置设单开(右开)道岔,在大断面下帮设置空车存车场,空车场有效长度不小于9m,在连续牵引车尾轮侧上方设置一台JD-11.4型调向绞车,用“四压两戗”固定,用于矿车牵引和起吊。

3、回收方法:后溜回收和捆绑装车平行作业。用机巷调度绞车将风巷JDHB-30型慢速绞车的钢丝绳拉到待回收溜槽位置,将待回收溜槽连接好,将调度绞车钢丝绳继续连接到风巷绞车钢丝绳上,调度绞车打在空载位置,发送提车信号,将溜槽通过装车平台装到矿车上后,人工用单体支柱等将溜槽转向临时装在平板车上,将车牵引至绞车硐室10m以外停稳后,用调向绞车起吊装车。

4、一次拉4节溜槽,拉到机尾后从中间断开,一次装车两节,在风巷起吊装车,每车装两层共四节溜槽。在风巷装车地点提前施工起吊锚杆或起吊棚,起吊导链为10T导链。

5、后溜回收期间信号规定:风巷主绞车信号均为:一声停、二声慢上、三声下(空档松绳);风巷调向绞车信号定为:一停、二紧绳、三松绳。机巷调度绞车与风巷主绞使用用一个信号,相应规定为:一声停、二声上(空挡松绳)、三声下(紧绳)。机巷调度绞车要将制动把松开。

6、拉运后溜设备时,钢丝绳沿线不得有人工作或逗留,人员必须站在两支架间观察设备的拉运情况,如有挂卡等问题,立即停止拉运,通知绞车司机松绳,确认处理好后方可继续进行拖拉。绞车司机要注意观察绞车的负荷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车,通知人员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继续提升。提升(下放)期间严禁人员进入后溜。

7、拆卸装车及捆绑

(1)拆除刮板输送机时,在接头处将后链断开,利用风巷主绞拉到上口,用风巷调向绞车分段牵引起吊装车。

(2)刮板输送机机尾拆除后,利用风巷绞车牵引到起吊装置下进行解体,将其传动部拆下,分别进行装车。装车利用两个5T倒链分别吊住部件两头起吊一定高度后,将平板车推入设备下装车,捆绑时,每车捆绑不少于6处,即先用8#铅丝在四角进行捆绑固定,每处不少于6 股8#铅丝绞紧捆绑,对电机等圆形部件,利用枕木将设备两肋塞紧,再用两个5T倒链配合两根Φ24.5mm绳扣配合沿对角进行交叉捆绑。

(3) 每两节溜槽整体拆卸,中间连接哑铃销子不得拆除。

(4)装车斜台与风巷平板车搭接要合理(高度要一致),由于斜台与平板车方向不一致不便连接,要求将装车平台用地锚压缸固定。

(5)溜槽装车捆绑先用8#铅丝在四角进行捆绑固定,每处不少于6 股8#铅丝绞紧,再用Φ15.5mm绳扣(两道)配合花栏螺丝或3T倒链进行捆绑,捆绑必须牢固可靠,每车只准装2层4节溜槽。

(6)刮板输送机机头解体后通过前溜拉至风巷装车,捆绑方法同机尾。

(7)进入后溜作业前,必须将后尾梁及插板全部打出,检查后部输送机老空侧顶板维护情况,确认无隐患后,再进行作业,否则必须先加强支护。

(8)拆卸回收期间,支架必须正常供液,并设专人检查支架的完好情况,如有漏液等其它情况,必须立即进行处理,以防支架尾梁降落。

(9)拉运后溜设备时,严禁人员进入或在支架尾梁处工作。为防止后溜下滑,溜槽联结的哑铃销、支架与后溜联结链不得提前擅自拆除,必须按照顺序拆一件、运一件,拆运要协调。

(10)在各绞车前要设置可靠防护网,以防断绳伤人。

(11)

8、其它相关规定

(1)所有参加拆卸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结构、性能及工作原理,拆卸工作必须合理进行,不得硬敲硬撬,设备解体后裸露轴头等部位必须利用胶带包扎,严防损坏。

(2)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一名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行动,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精力集中,否则不得参加施工。

(3)施工期间工器具及零配件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以免丢失。

(4)如后溜部件如回收确有困难,经请示矿领导同意后,方可考虑不再回收,否则,必须完全回收,严禁随意丢弃。

9、通风二队制定工作面停产及作业方式改变(不放煤)期间的防灭火专项措施。

10、其它严格执行《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相关规定。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