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评价法
一、定 义
概率评价法是一种定量评价法。此法是先求出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如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和致命度分析、事故树定量分析、事件树定量分析等方法,在求出事故发生概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风险率,以风险率大小确定系统的安全程度。系统危险性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事故发生的概率,二是造成后果的严重度。风险率是综合了两个方面因素,它的数值等于事故的概率(频率)与严重度的乘积。其计算公式如下: R = S· P (4-4) 式中 R ---风险率,事故损失/单位时间; S ---严重度,事故损失/事故次数; P ---事故发生概率(频率),事故次数/单位时间。 由此可见,风险率是表示单位时间内事故造成损失的大小。单位时间可以是年、月、日、小时等;事故损失可以用人的死亡、经济损失或是工作目的损失等表示。 计算出风险率就可以与安全指标比较,从而得知危险是否降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要求风险率必须首先求出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因此下面就概率的有关概念和计算作一简述。 生产装置或工艺过程发生事故是由组成它的若干元件相互复杂作用的结果,总的故障概率取决于这些元件的故障概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故要计算装置或工艺过程的事故概率,必须首先了解各个元件的故障概率。
二、元件的故障概率及其求法
构成设备或装置的元件,工作一定时间就会发生故障或失效。所谓故障就是指元件、子系统或系统在运行时达不到规定的功能。对可修复系统的失效就是故障。
元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隔期内正常工作的平均时间,叫平均故障间隔期,用τ表示。如某元件在第一次工作时间t1后出现故障,第二次工作时间t2后出现故障,第 n 次工作tn 时间后出现故障,则平均故障间隔期为:
τ一般是通过实验测定几个元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平均值得到的。
元件在单位时间(或周期)内发生故障的平均值称为平均故障率,用l表示,单位为故障次数/时间。平均故障率是平均故障间隔期的倒数,即:
故障率是通过实验测定出来的,实际应用时受到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如温度、湿度、振动、腐蚀等,故应给予修正,即考虑一定的修正系数(严重系数是)。部分环境下严重系数 h 的取值见表 4-3。



三、元件的联接及系统故障(事故)概率计算
生产装置或工艺过程是由许多元件联接在一起构成的,这些元件发生故障常会导致整个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因此,可根据各个元件故障概率,依照它们之间的联接关系计算出整个系统的故障概率。 元件的相互联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 (1) 串联联接的元件用逻辑或门表示,意思是任何一个元件故障都会引起系统发生故障或事故。串联元件组成的系统,其可靠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Ri---每个元件的可靠度; n ---元件的数量。 系统的故障概率 P 由下式计算:
式中 Pi ---每个元件的故障概率。 只有 A 和 B 两个元件组成的系统,上式展开为:
如果元件的故障概率很小,则 P(A)P(B) 项可以忽略,此时式(4-11)可简化为:
式 (4-10) 则可简化为:
当元件的故障率不是很小时,不能用简化公式计算总的故障概率。 (2) 并联联接的元件用逻辑与门表示,意思是并联的几个元件同时发生故障,系统就会故障。并联元件组成的系统故障概率P 的计算公式是:
系统的可靠度计算公式如下:
系统的可靠度计算出来后,可由式(4-7)求出总的故障率λ。
四、系统故障概率的计算举例 某反应器内进行的是放热反应,当温度超过一定值后,会引起反应失控而爆炸。为及时移走反应热,在反应器外面安装了夹套冷却水系统。由反应器上的热电偶温度测量仪与冷却水进口阀联接,根据温度控制冷却水流量。为防止冷却水供给失效, 在冷却水进水管上安装了压力开关并与原料进口阀联接,当水压小到一定值时,原料进口阀会自动关闭,停止反应。装置组成如图 4-4 所示。试计算这一装置发生超温爆炸的故障率、故障概率、可靠度和平均故障间隔期。假设操作周期为 1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