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针线在台灯下穿梭
补的是丈夫工装膝盖的破洞
却也把“修旧利废”的家训
一针一线纳进纽扣里
当废旧皮带剪成的防尘帘
在巷道扬起清风
她鬓角的白发正编织着
比钢筋更坚韧的防线——
“莫拿公家半寸线,家缝万缕是廉弦”
丈夫的台账摊开在餐桌上
小女儿用蜡笔给“废旧物资”画星星
他指着报表上的红笔批注
像讲解矿灯的安全距离:
“每颗螺丝都有自己的矿号
就像每个日子都该干干净净”
女儿似懂非懂的点头
让盐粒在白米饭上堆成
永不塌方的廉洁矿柱
深夜的家书躺在工具箱底
妻子用蓝墨水写:
“你修的压风自救装置会喘气
我补的帆布包也在呼吸
咱家的米缸从不缺斤少两
矿区的物资库更容不得
一粒贪念的砂”
此刻,他正用扳手拧紧密封垫
听见远处矿井的心跳
和妻子缝补时的针脚
在月光里合奏成
最清越的防漏阀门
当晨光漫过家属区晾衣绳
工装口袋露出半截记账本
风掀起的页码间
晾晒着昨夜女儿画的“廉洁树”
每片叶子都是废旧物资再生的形状
而餐桌上的腌菜坛子
正溢出比山泉水更清的味道
那是煤矿人用家风作秤
称量着每克公物的月光
下一篇:安全从自身行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