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矿井顶板管理,防止顶板事故发生,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制定如下顶板隐患排查制度:
一、日常检查制度
1、各施工单位施工地点的顶板隐患排查,由施工单位正职负全面责任。当班副队长或指定安全负责人具体负责作业地区的当班隐患排查工作。
2、对于检查出来的一般问题,当班能处理的必须当班处理,当班无法处理或需要制定措施进行处理的,必须向调度室及有关部门汇报,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有关领导审批后进行处理。隐患处理按照零闭合的要求时间进行处理,隐患在规定时间内未处理,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3、建立隐患排查处理、汇报制度,实行零闭合。对查出的问题不能按期整改的,向调度室及有关部门汇报,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及整改时间。
4、采煤、掘进施工巷道的看护、除险由工作区域单位自行负责。其他区域的看护、除险工作按制定的“关于加强顶板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二、专业检查制度
1、每月顶板隐患专项检查,由技术科组织对相关队组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分类落实,建立台账,制定隐患排查五定表,实行销号整改。
2、对重大隐患、主要隐患制订专项措施进行处理,重大隐患由矿长负责安排整改;主要隐患由分管副矿长负责安排整改;一般隐患由科长负责安排整改,隐患不排除不生产。
3、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及区队举行隐患分析会,根据阶段隐患的特点及重点制订针对的对策,防患于未然。
三、顶板普查及隐患排查主要内容
1、锚杆支护巷道:巷道断面、锚杆、树脂药卷、托饼的数量、质量、型号及支护参数是否符合规程措施要求,有无失效锚杆,锚杆紧固、紧固力是否达到要求,有无顶板离层仪、顶板离层仪观测记录及锚杆拉拔试验记录。
2、锚喷巷道:巷道断面、锚杆、树脂药卷、托饼的数量、质量、型号及支护参数是否符合规程措施要求,有无失效锚杆,锚杆紧固力是否达到要求;水泥、石子、砂子、速凝剂的质量及配比情况,喷层厚度,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初喷能否紧跟工作面,复喷时间间隔必须满足规定要求;有无变形、裂缝、脱皮、离层、片帮、底鼓等隐患。
四、实施办法:
1、每月由各负责人对所负责任区进行一次顶板隐患排查。
2、对顶板隐患,实行责任者、管理者、验收者闭合管理,落实到人。
3、技术科要建立、健全矿压观测、顶板离层观测等顶板管理统计分析表。
4、地测科要加强采掘工作面的地质工作,搞清地质构造变化及时填图分析,做好预测预报。
5、调度室及时掌握顶板管理情况,在工作面安装、初采、初放、末采、回收、过地质构造带、巷道开口和贯通时,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技术科要及时编写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
6、机电科要严把支护材料的质量入库关,及时向采掘工作面提供合格的足够数量的支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