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口煤业:“常态化”疫情防控进行中
本报(站)讯 1月26日早上6点,唐口煤业公司煤炭运销公司员工崔士岗来到值班室,像往常一样给喷雾器加上84消毒液,背起喷雾器将整个办公区域消杀一遍后,径直走向了煤场。
“坚持了快一年,已经习惯了,每天早来一会儿,把办公区和煤场车辆消杀一遍,活干的舒心,心里也放心。”崔士岗说。这项工作已成为崔士岗每天上班前的“规定动作”,而这仅是该公司“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一个缩影。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偏紧,该公司采取“张弛有力”的工作方式,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迅速“更新”原有疫情防控举措,制定下发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整合成立综合协调、人员排查、疫情防控、宣传舆情、应急保障、督察督办6个工作小组,全力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持续巩固零输入、零感染、零报告“三零”成果。
“同志,请出示你的健康码、行程卡、出入证、健康证!”在该公司西门,护卫大队保安翟浩向入矿员工发出了警示。把好门禁系统是该公司加强疫情防控举措的“第一步”,他们根据微信“健康码”和支付宝“通信行程卡”以及公司内部出入证和健康证,综合形成了“一码一卡两证”的出入防控措施,切实把好了源头输入关。
“‘一码一卡两证’缺一不可,否则将无法进入矿区,外来人员和车辆除了出示‘一码一卡’外,还需要联系对口部门才能进入。”该公司后勤服务公司经理付廷军说。除了“一码一卡两证”外,他们还建立了外来人员健康登记簿,通过“天眼”系统密切监控外来人员行动轨迹,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业务往来“对人对口对事”。
除了加强门禁系统管理外,该公司还高度重视休班返岗员工的严密监控,他们在原有员工假期轨迹登记表的基础上,增设了家人轨迹报送,通过每天上报“健康码”或“通信行程卡”截图来判定其是否到过危险区,并实时更新疫情区域,指导员工假期出行和注意事项。
“我刚从老家德州休班回来,途径了几个市区,回来后做了2次核酸和1次血清抗体检测后,经过7天隔离才准入矿区。”该公司刚休班返岗的员工李少超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严格按照济宁市疫情防控要求,对划定的疑似“危险区”返岗人员指定医院进行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并按照要求自行隔离后方可进入公司。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加强了对各单位、部门疫情防控的督察工作,坚持每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门禁系统、区域消杀、办公卫生、人员管控、措施传达等方面进行突击检查。并要求各党支部加强形式任务教育,讲清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重点解决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
“当前,公司正处于‘变革突围’发展的关键时期,疫情防控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我们将严格集团公司要求,加强疫情防控管理,切实维护好员工的生命和健康,持续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三零’目标。”该公司党委副书记秦玉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