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湾煤炭公司:不变的煤海初心
寇公长,1967年出生,中共党员,韩家湾煤炭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综掘队队长。他1983年参加工作,从事煤矿工作整整36个年头,从煤矿基层一线工人到班组长、副队长、支部书记、车间主任、队长、科长、副总工程师,历经近10个岗位。
践行初心 亲情“传道”
2009年,寇公长在陕煤集团“北移”的号角声中从铜川老矿区来到了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的韩家湾煤炭公司。当初,第一支掘进队组建不到半个月时间,年轻职工适应不了偏远、闭塞的生活环境和井下高强度的劳动,想辞职回家。职工队伍很不稳定,他及时找到职工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劝导他们说:“父母把你们送来不容易,现在找一份正式工作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想父母付出的心血,回去怎么给父母交代?”同时,他逐个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鼓励他们多向其他年轻职工学习,多向师傅请教。渐渐地,他们的思想有所转变,思想矛盾得以化解。他与年轻人同吃、同住,摸爬滚打,全队职工在他的带领和激励下,一个个像卯足了劲、上足了弦的发动机,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区队很快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作业过程。
在2011年年底,综掘队划分到生产服务分公司,改名为综掘一队,担负韩家湾煤炭公司的掘进任务。区队刚划拨过来的时候,职工思想极不稳定,大部分职工存在惰性心理,甚至有的职工出现旷工行为。他及时深入职工宿舍,找个别职工谈话、谈心,以一名长辈的身份向他们解释、说明陕北矿业公司的发展思路、整体布局,让他们理解这样的决策是为陕北矿业公司的大局发展考虑,放在任何一个单位都一样。经过对几名职工的思想动员,全队上下职工的思想得到了统一,职工队伍进一步得到了稳定。
从韩家湾第一支掘进队的组建、到生产服务分公司综掘一队、再到韩家湾煤炭公司综掘队,寇公长都是带领队伍成长的领头雁。他经历着一个个队伍组建之初的艰辛万苦,饱尝了带领一群群娃娃兵的酸甜苦辣,见证了一支支队伍发展壮大,被誉为煤海深处的“传道士”。
勤俭节约 弘扬美德
寇公长将勤俭节约的美德融入到日常管理中。为了挖掘全队近百名职工中蕴含的智慧和能量,他鼓励职工搞小改小革、修旧利废等活动,降低生产成本,并身体力行。有一次,他看到现场掘进机在作业时,由于移动频繁,机身后的电缆常常拖地、磨烂,每次移动都要吊挂、回落,不但误时误工而且不安全。经过现场反复摸索,最终在掘进机后的桥式转载机上方10米范围内找了两个吊挂点,张拉了一根钢绞线,并在滑轮式结构下挂电缆钩,将电缆挂起来。采用这样的创新办法后,随着掘进机的前后移动,电缆就随着滑轮在钢绞线上来回移动,既节时省工又安全,使用效果非常好。
在他的引领下,爱学、善钻、肯动脑的职工脱颖而出。皮带检修工郭苍松,改良了皮带机头扫煤器触点,洒煤量大大降低;检修工付吉栋找到了一个解决水泵淤堵造成排水不畅的有效办法……在生产服务分公司综掘一队工作期间,锚杆机、滚筒、皮带防护等全部实现自主修理,每年节约费用数十万元。
老骥伏枥 彰显作为
2019年3月初,寇公长从生产服务分公司划转到韩家湾煤炭公司。为了打造214201智能化工作面,韩家湾煤炭公司组建了综掘队。52岁的寇公长披挂上阵,在担任副总工程师的同时兼任了综掘队队长。从新工招聘、军训、岗前培训、首次下井作业,他次次参加班前会,和职工拧成一股绳,对职工的出勤、计分、奖罚、人事变动、评选先进、福利发放等凡是区队的事情,都能做到民主协商,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在班子管理方面,他以身作则,廉洁自律,自己先团结别人,尊重他人,耐心听取班子成员及职工意见,做到正确决策、权利下放,引导、支持、帮助班子成员学管事,学理事,提高了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建队100天就实现了超额完成月进尺任务。
安全在心 常抓不懈
综掘队掘进工作热情高涨,平均每日进尺约15m,安全管理他丝毫不敢放松,每日会上都会强调要做好设备检修工作,保证安全生产。一天晚上9点多,井下工作面人员突然汇报掘进机故障导致无法正常掘进,是因为掘进机左巷星轮无法旋转。他看到工作群上的汇报后,立即赶往区队。召集了机电检修班工长、材料员、机电副队长,火速在库房配备材料,赶往井下作业现场。不出2小时,综掘机正常操作,幸运的是没有影响下一班的正常生产。第二天,寇公长组织专题会,分析综掘机故障原因、找出问题症结的同时给参会人员讲解机电检修对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寇公长用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感染、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百米井下,树起一面火红的旗帜。寇公长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应该做的事。他用奉献诠释了煤矿人的拳拳初心。陕煤化集团“先进工作者”,陕北矿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是对他的褒奖。(陈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