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运输管理实施细则
运输管理实施细则
为了加强我矿安全运输管理,提高矿井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夯实基础工作,深化内部管理,提高运输设施可靠性,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管理,保证矿井运输安全生产特制订下发《xxx煤矿运输管理实施细则》,望认真执行。
一、运输管理职责
1、各职能科室正职是运输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明确一名负责人分管运输工作,同时配备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各施工地点的运输措施的编写和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
机运队及相关科室要有相应的运输管理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强化考核落实,保证矿井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2、运输安全责任区域划分
2.1 机运队对斜井绞车道,井底车场、主要轨道大巷,地面轨道运输等负责其运输设备、轨道、安全设施的使用、日常检查和维护。
2.2 皮带司机对所辖范围的运输小坡、皮带巷使用的设备、安全设施,进行日常检查、维护。
2.3 采掘运输巷道运输设备、轨道、安全设施,由采掘单位对其进行日常检查、维护
2.4 主平硐架线电机车及人车由机电科负责日常检修维护,定期检查制动装置。
3、各运输的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记录,保证安全运输。
4、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必须从现场抓起。采掘等单位要严格执行轨道、道岔的铺设规定,回采巷道的辅助轨道运输巷必须使用不低于22kg/m的轨道,开拓准备巷道中的辅助轨道运输巷道采用22kg/m轨道,否则罚采掘单位10元/m,奖返铺单位10元/m。严禁铺设非标道岔,发现一处罚款100元。
5、为了搞好我矿安全运输工作,希望井下职工积极参与轨道坡安全设施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汇报运输科,按发现隐患大小、早晚、是否属实情况,运输科给予一定的奖励。
6、钢丝绳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谁领用的钢丝绳,谁保管合格证。
7、机电科对钢丝绳、成批购进的矿车插销和连接环,必须按要求作各种试验,试验各种数据符合标准规定,方可发放使用。钢丝绳存放超过1年,应重新检验。
8、钢丝绳安装后,使用单位要保留用绳时间,每隔6个月检验1次。
9、机电科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条款做各种试验,通知机运队、安检科人员参加。
二、安全设施的管理
1、申报、领取、保管
机修车间自制件所用材料、附件、常用道岔、罐销、连接环等附件、信号装置、道岔和搬道器等自行申报经分管领导批准后进行领取。
2、安全设施检查标准及要求
2.1 声光信号安装在信号工可以躲避的地点。两台绞车的声光信号在一起吊挂时,必须注明所控制绞车。
2.2 防跑车和跑车防护装置
2.2.1 水平坡头必须设自动复位阻车器。
2.2.2 坡长大于20m时,水平坡头下大于一串车长度处设连环挡。
2.2.3 坡长大于50m时,在坡底变坡点以上5~10m再设一个挡车器。
2.3 信号设施
2.3.1 坡头坡底和中间片口必须设有信号峒室,信号硐室规格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必须设声光打点信号。
2.3.2 坡头坡底和片口必须设行车警告红灯,坡长超过100m时,必须在红灯处设语言警告信号。坡中间隔100m安装一台语言报警信号。
2.3.3 使用多台绞车运输的采掘倾斜巷道必须安装全程开车警告信号。
2.4 地滚的安装规定:
2.4.1 坡长小于20米的,坡头变坡点处安装一个。
2.4.2 坡长大于20米的坡头变坡点前后安装两个,间距不大于1米。斜坡轨道上每20米安装一个。对于轨道中间有起伏的地点,变坡顶点要安装地辊,间距可适当加密,防止磨绳或损坏道木。
2.4.3 片口叉尖范围适当位置要安设导绳轮。
3、采掘运输线路及小坡管理
3.1 设施安装及轨道铺设
3.1.1 采掘单位负责运输设备、安全设施的安装,保证一次性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
3.1.2 设备、设施安装标准符合有关规定,跑车防护装置起落灵活,挡车有效,落下高度0.5--0.8米,提起高度大于1.5米。
3.1.3 小坡轨道符合一般运输轨道线路的验收标准。
3.1.4 采掘单位铺设的临时轨道,轨距、接头平整度、轨缝及水平误差、轨枕间距和轨枕质量符合掘进质量标准化中对临时轨道的验收标准要求。其它项目符合一般运输轨道线路的验收标准,
3.1.5 轨枕要一半卧在巷道底板上。坡度超过15°时,轨枕要采取防滑措施。
3.1.6 采掘运输巷道及小坡必须按规定安装照明,间距不超过25米。
3.1.7 生产单位铺设的道岔有机电科负责或指导。
3.2 运输、安全设施的使用维护
3.2.1 运输设备、安全设施、道岔实行分类挂牌管理,并明确责任人,设备牌板全矿必须统一标准(机电科规定标准,使用单位制作)。
3.2.2 采掘运输巷道必须在明显位置悬挂运输系统图,并标明运输设备、安全设施的编号、安装之间的相对位置。
3.2.3 使用单位按照工作地点,对所辖范围内运输设备、安全设施及轨道质量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检查,保证安全设施齐全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并必须设专本记录,每天不管是否发现问题,必须由检查人签字。
3.2.4 使用其它单位管理的运输设备时,使用前必须通知责任单位,并按上条的规定进行检查使用。
3.2.5 为保证运输设施不断线管理,采掘单位变换工作地点时,运输设备、安全设施及轨道线路必须进行移交。双方单位必须派专人进行交接,并将移交线路设施及完好情况报运输科。如有问题,要求责任单位进行处理,否则,一旦使用,责任随之转移。
3.2.6 临时变换工作地点的运输设施挂“停用”牌,保留记录。停用期间其它单位使用时,通知责任单位(责任单位进行登记),使用前要按规定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及时向责任单位汇报并填写记录。
4、主要运输线路及设施管理
4.1 机电科设专业人员对所辖的机电设备、设施和轨道进行专业检查、维护和修理。
4.2 负责人员、包机人员对所辖设备设施按规定进行巡回检查,维护和保养。
4.3 工作人员上岗前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4 提升绞车、提升钢丝绳、斜井人车等轨道坡运输设备、设施严格执行日周月检制度,检查人员要认真检查,。
4.5 轨道质量实行小组分段包片制,检查后在运输调度台帐填写记录。
4.6 检修标准执行《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并按规定填写检修记录。
4.7 设备设施的质量,必须达到质量标准化要求。
三、运输设备管理办法
(一)、皮带机运输管理规定
一、皮带机司机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二、所有皮带机司机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及矿有关规定,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交接班制度。
二、皮带机司机上岗时,个人防护用品要佩戴齐全。
三、皮带机司机上岗时,注意力要保持高度集中,倾听机械声音,观察是否有大块煤、矸石、物料堵卡和皮带运行是否跑偏情况。
四、皮带机司机严格按本工种手指口述程序操作皮带机,不准违章操作。
五、皮带机机头、机尾运动部位必须有防护栏,跨越皮带机地方设置过桥。
六、皮带机在运行期间严禁用铁锨或其它工具清理滚筒上的煤泥,不准清理皮带下的杂物,更不准跨越皮带。
七、皮带机的声光电铃信号必须灵敏可靠,各种保护齐全完好。
八、皮带机在运行期间,必须有机电检修工巡查机巷,遇有问题汇报联系好后立即处理。
九、皮带机司机在皮带机运行期间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后解决,不能解决要找机电修解决,不准让皮带机带病工作。
十、严禁用皮带机运送人员、打运物料;如果必须打运物料,必须有专项措施。
十一、多台皮带机联合作业时,必须按逆煤流方向逐台启动,严防积煤压死皮带机。
十二、皮带机机巷要保持清洁卫生,清理卫生时必须先洒水,严防煤尘飞扬。
十三、做好皮带机道的洒水防尘工作,严格执行开机打开防尘喷雾制度。
十四、皮带机司机要认真做好设备运行、交接班记录,机电工做好检修记录。
(二)、刮板机运输管理规定
一、刮板机司机上岗时,要佩戴齐全、完好的防护用品。
二、刮板机司机进入岗位后,要集中精力,仔细听机械运转声音,详细观察刮板机上是否有大块煤、矸石、物料堵卡和刮板调斜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处理。
三、刮板机司机必须严格按本工种“手指口述”操作,不准违章操作。
四、刮板机机头、机尾运转部位必须装设防护栏,跨越刮板机地点设置过桥。
五、用刮板机运送物料时,必须制定防止顶人和顶倒支架的安全措施。
六、移动刮板机时,必须制定防止冒顶、顶伤人员和损坏设备的安全措施。
七、刮板机实行设备包机制和挂牌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八、刮板机声光电铃信号必须灵敏可靠,各种保护齐全完好,刮板机完好标准如下:
(一)刮板机所用防暴电气设备入井前,必须有“产品合格证”、“防暴检验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由电管队检查其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入井合格证应贴在内侧便于观察处。
(二)采煤机上必须装有能停止工作面刮板机运行的闭锁装置。采煤机用刮板机作轨道时,必须经常检查刮板机的溜槽联接、挡煤板导向管的联接。
(三)铺设刮板输送机的巷道内应无积水、无积煤、无淤泥杂物,若有积水,必须在巷道下帮扩掘临时水仓,确保刮板输送机运转范围内无积水。
(四)刮板输送机的液力耦合器,必须按所传递的功率大小,注入规定的难燃液,并经常检查有无漏失。易熔合金塞必须符合标准,并设专人检查,清除塞内污物。严禁用不符合标准的物品代替。
(五)铺设刮板输送机的巷道高度不低于1.8米,刮板输送机外沿至棚腿(或巷帮)间距一侧不小于0.3米,另一侧至少要留不小于0.7米的人行道,巷道内无断梁折柱。
(六)在铺设刮板输送机时,巷道底板必须平整,在铺设时刮板输送机下面不许有木块、岩石块等杂物,刮板链不得脱出底槽,相邻中部槽应保持平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偏转角度超过3°时,应适当处理。安装铺设的刮板输送机整体上要做到平、直、稳。
(七)刮板输送机的机头架、过渡槽、中部槽、机尾架连接螺栓应齐全紧固,对接口无错位现象。各种防护罩齐全可靠,联轴器外壳无损害,不刮外壳。
(八)刮板输送机铺设时,刮板链联接环的凸起部分应向上,螺栓头朝着刮板链运行方向的一侧,圆环链不准拧麻花,平环焊缝向内,立环焊口应向上,刮板必须安装齐全,不得缺少。
(九)刮板输送机运行时,应平稳无刮卡,浮槽无漂链,底槽无掉链,刮板链不跑斜,松紧合适,机头架、过渡槽、机尾架、中部槽要确保完好。
(十)刮板输送机铺设时,必须装配挡煤板,挡煤板安装后销轴齐全、牢固可靠,紧固件及挡煤板无晃动现象并且成直线,不得出现漏煤漏矸现象。
(十一)刮板输送机在使用中,机头机尾必须打设压车柱(地锚),压车柱采用直径不小于¢200mm的优质圆木或合格的液压单体。机头压车柱打设在机头两侧的机头底梁上,机尾压柱打设在机尾两侧压车柱底座上,每侧打设压柱一根,共计两根,机头、机尾压柱必须垂直打设并且要牢固可靠,刮板输送机运行时,机头、机尾应不晃动。
(十二)若刮板输送机采用直线搭接,则前一台刮板输送机的机尾压柱可以不打设,但机头和机尾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高度不得小于500mm;若采用垂直搭接,机头和机尾(或溜槽)槽帮的搭接深度不得小于300mm,机头底板与机尾(或溜槽)底板垂直高度不得小于700mm,并在前一台刮板输送机的机尾上按第八款规定打压车柱。
(十三)齿箱内油量符合要求,不漏由。机头及电动机减速箱清洁。
(十四)电机、减速箱运转声音正常,无剧烈震动。电机减速箱、联轴节及减速轴的油温符合规定。
(十五)机巷照明完好,无灭灯现象。
(十六)废件与备件码放整齐,废件与备件分别挂牌。废件、备件要放置在顶板完好、通风、不影响行人、无淋水的安全处,零部件应放置在专用工具箱内。
九、刮板机司机要认真作好设备运行、交接班记录,机电检修工作好检修记录。
(三)矿车管理
3.1 机运队负责矿车的日常检查,发现不完好矿车,做好标记,运送到指定地点,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严禁不完好矿车带病运转。
3.2 .装车规定: 物料、设备装车必须确保安全运输和提升,对超高、超长的大件及长物料车,装车单位必须固定好,长车两头用铁网封死,防止窜动,对于超高的(1.9米以上)顶部要覆盖皮子防止触电,否则影响生产追究责任,谁装车谁处理
3.3. 矿车检修规定
3.3.1 发现有问题的矿车,升井后机电科必须及时运送到机修车间进行检修,矿车检修严格按照检修工艺进行,按照检修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填写检修记录,并存档。
3.3.2 如出现坏轮对矿车,在哪个单位区域由哪个单位处理,轮对到综采库房领取,不得私自把矿车丢到施工地点,否则罚200元/辆,如不处理加倍处罚。
3.3.3 机运队对不完好的车辆进行修补、整形和焊接,对没有修复价值的矿车要集中到一起,由机电科组织统一鉴定后方可报废,对报废的矿车所割下的铁板用于修补破损矿车,做到节约降耗。
3.4. 矿车定期检修
3.4.1 矿车每6个月按照车辆的检修质量标准检修保养一次。
3.4.2 机修车间每月5-10日对连续运行6个月以上的矿车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报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安排专人在2周内找到,并按照不完好矿车进行检修、保养。
3.4. 3个及3个以上单位共用一个片口的重点地区,机电科安排专人进行协调。
四、道岔回收修复管理规定
1.采区停采线以里的上下巷道岔由采掘单位进行回收。
2.其它不用的道岔回收由机运队负责。
3.道岔的回收要做到所有配件齐全,无丢失,无损坏,升井后由机电科负责人验收签字后,交到材料库。
4.机运队每部道岔修复结束后,要安排人员验收,填写检修记录,建立台帐,注明道岔的铺设地点、安排铺设的时间和道岔的型号等事项,并及时通知运输科登记。
5.各单位如需用道岔,使用单位开领料由机电科批发后到材料
领料,机电科所发出的道岔要合格,保证安全生产。
五、辅助运输安全事故汇报管理规定
1、矿井辅助运输事故分类:
1.1提升方面:勾头以上及绞车发生的事故(含断绳)应是机电事故,勾头以下的事故(如脱勾、断销、断链、脱轨等)是辅助运输事故。
1.2绞车方面:安装、检修中发生的事故是机电事故;辅助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是辅助运输事故。
1.3触电是机电事故。
1.4不遵守辅助运输制度,扒、蹬、跳、抢车、抢罐发生的事故是辅助运输事故。
1.5绞车在辅助运输巷道运送设备、材料时发生的事故是辅助运输事故。
2、矿井发生辅助运输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必须同时办理调查、登记、统计及报告的相关手续。
3、公司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辅助运输和安全的关系。要定期对职工进行有关辅助运输安全的教育,确保做到人人遵章守纪,按章作业,防止辅助运输事故发生。
4、机电科每月组织专业人员对辅助运输系统进行一次彻底、全面的安全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5、机电科和各辅助运输区(队)要建立辅助运输事故档案,认真做好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6、对违反辅助运输规章制度造成辅助运输事故者要严肃处理。
7、辅助运输事故责任
7.1凡属机运队管辖的车辆、轨道、道路及其它设备设施等造成的辅助运输事故,事故责任均属机运队。
7.2其它非专业辅助运输队组的辅助运输系统(线路、车辆及其它设备设施)发生事故,事故责任属该非专业辅助运输队。
7.3因人员违章造成的辅助运输事故,按违章人员所在单位,划分事故责任。
8、发生辅助运输事故,应积极采取措施,迅速抢救,尽量减少损失。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责任者追查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追查不清不放过、没有预防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接受教训不放过),进行严格地追查分析。
9、辅助运输事故汇报处置程序
9.1井下发生各类辅助运输事故时,事故责任单位井下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值班领导详细汇报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性质及事态发展等情况,同时由事故责任单位现场跟班领导或班长,积极组织进行事故现场的抢救或善后处理工作。
9.2事故责任单位值班领导在接到事故汇报后,必须按程序及时向本单位主要领导和公司调度指挥部进行汇报,并通过各类有效的通讯设备,对事故现场的抢救或善后处理工作进行周密的组织安排与协调指挥。
9.3事故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接到事故汇报后,必须及时赶到值班室或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坐镇指挥。
9.4调度指挥部在接到事故汇报后,必须积极协调、调度一切资源进行事故抢救或善后处理工作。
9.5若发生的辅助运输事故情节较严重时,事故责任单位井下人员在向本单位值班领导汇报的同时,必须向公司调度指挥部进行汇报,以便调度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有力控制事态发展。
10、事故追查分析与处理
10.1事故发生后,安全监察部门必须进行严肃地追查分析,要求跟班领导、班(组)长及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全部参加。
10.2事故分析过程中,当事人和责任者必须实事求是地接受调查,如实反映事实真相,对避重就轻或隐瞒事故者,要严肃处理。
10.3事故分析后,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个人按情节严重程度追究其责任。
五、其它
1. 本细则所有罚款作为运输奖励基金,每月由运输科汇总并提出使用方案,报主管矿领导批准执行。
2. 未尽事宜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