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桥式皮带与梭式矿车在出碴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18-07-04 10:55 来源:煤矿安全网

一、研究背景

目前,跃进煤矿23070综放工作面在放顶生产期间、25020上下巷在掘进期间产生的矸石块大、量大,混入煤流线中,通过皮带直接运达地面选煤厂,增加了洗选负担。跃进煤矿在二水平23区、25区原有巷道布置的基础上,本着“小成本、大功效”的原则,利用我矿现有机械设备,设计在23区皮带下山与-200东大巷车场、25区皮带下山与-200车场联络巷中,采用桥式转载皮带搭接梭式矿车的方式,在井下实现煤矸分装分运,从而简化和提高地面选煤效率,提高煤炭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研究路线

1、技术方案

在皮带下山平巷与大巷车场联络巷中,采用DSP-1080皮带与梭式矿车桥接,DSP-1080皮带尾位于23采区皮带下山平巷皮带一侧,皮带自尾部至皮带头以10°坡度上抬,皮带头搭接于梭式矿车装碴端,梭式矿车卸碴端车体底部距轨面1.6m。

采区皮带下山与桥式皮带尾交接部位,预装液压挡板与装载溜矸槽,出碴时,提前通过液压系统放下斜撑于下山皮带上方的挡板,矸石经溜矸槽转载至桥式皮带,通过梭式矿车,矸石落入梭车卸碴端下方的矿车内,由大巷运出,达到分碴运输的效果。

2、试验地点

该项目试验地点:跃进煤矿23区皮带下山与-200东大巷联络巷、25区皮带下山与-200井底车场联络巷。

3、预期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试验,起到23070工作面放顶期间的矸石运输以及23区下山剩余工作面掘进、回采期间的矸石运输问题,25020上下巷掘进期间的煤矸分装分运问题,以此达到提高煤质、促进生产效率的目的。

三、完成时间及效果分析

该项目于2014年12月完成。自采用桥式皮带+梭式矿车出碴系统以来,首先大大减少了选煤厂捡矸劳动力的投入,其次集中时间段排矸,减轻煤仓储存压力,促进工作面的连续生产,最关键的是简化了地面排矸环节、提高了选煤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应用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联系方式:跃进煤矿 王翠玲 5875643

复杂地质条件下软岩巷道立体交叉处支护设计

一、实施背景

杨村煤矿13190工作面由于受原D13171采空区积水影响,生产前需进行探放水,为验证探放水效果,同时最大限度的回收煤炭资源,杨村煤矿决定沿D13171下巷布置一条上改造巷(与D13171采空区留设7m煤隔子),上改造巷做为D13171采空区积水效果的验证巷,同时兼作13190新上巷,13190上改造巷开口位置位于13190上巷中段,为确保13190上巷正常运输,同时也保证13190上改造巷运煤运料需要,需在上改造巷开口位置施工一个立体交叉点,同时满足两条巷道的运输工作。

二、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为:先对13190上改造巷开口处进行挑顶、刷帮,然后及时进行一次锚网索支护,巷道高度、宽度、长度达到后,及时进行喷浆,要求喷浆厚度不低于150mm,保证喷浆强度;喷浆结束后,及时对巷道进行二次锚网配合锚索梁支护,确保主动支护安全

主动支护确保安全后,开始对原U型钢棚进行拆除,及时套上工字钢十字头(工字钢梁距离顶板确保2.0m的安全距离,保证上改造巷溜子的正常安装),十字头里外侧四抬棚采用梁长4.4m,腿长3.0m的工字钢棚支护,十字头里外侧四抬棚上摆设5对10根5.5m长的工字钢穿杆,其中下帮皮带上的两对穿杆之间留设一个1×1m的放煤口。

十字头打设好后,在十字头上面留出上改造巷溜子检修空间,铺好溜子,然后在溜子两侧,十字头工字钢穿杆与顶板之间打设木垛,木垛全部用扒钉扒紧,接实顶板,确保绞架牢固可靠,然后在13190上巷靠近皮带上帮打设一架液压式抬棚。

上改造巷施工时,开口采用锚网索喷+二次锚网、锚索梁支护,溜子向上改造巷延伸时,溜子下面及时打设木垛,直到溜子底板与上改造巷底板一致为止。

附图:13190上改造巷开口立体交叉点支护平面示意图

13190上改造巷开口立体交叉点断面示意图

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13190上巷受F16逆冲断层影响,煤体极破碎,围岩松动圈大,为了确保顶板安全,采用锚网索喷+二次锚网、锚索梁+工字钢棚配合液压式抬棚支护,很好的解决了巷道变形严重的问题,确保了立体交叉点顶板安全。

2.采用立体交叉支护设计,不但解决了13190上改造巷的运煤运料问题,也确保了13190上巷的正常运输,保证了13190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四、推广应用情况:

13190工作面上改造巷立体交叉点支护方案实施以后,巷道变形量较以往支护大大减少,实现了复杂条件下软岩巷道支护要求,满足了13190工作面的正常生产需要,保证了巷道顶板安全,提高了上改造巷的掘进速度,从而提高了我矿单进水平,上改造巷施工结束后13190工作面增加储量约10万吨,经济效益巨大。

联系方式:杨村煤矿 丁磊 5899247

21122工作面极破碎围岩条件下的顶板修护控制研究

一、实施背景

随着常村煤矿21122综放工作面回采工作的进行,该段巷道支护强度低,变形严重,两帮位移量在1-2m,底板鼓起,顶板下沉,巷高只有1.5-2.0m,设计掘进断面26.5m2,目前只有6m2,巷道断面收缩率高达78%,36U拱形支架扭曲变形,已严重影响下巷皮带运转及行人安全,对该段巷道重新扩修加固势在必行。根据现场情况,扩修前必须对该段巷道顶板围岩进行固化处理,从而保证扩修期间顶板安全。

二、设计方案

顺巷道方向布置3排注浆孔,排距2.0m,每排3个孔,间距1.5m,依次序向前打设注浆孔。注浆孔与巷道水平方向呈50°夹角向里打设,左右两侧孔分别外扎20°。注浆孔,孔深均为8m,孔径28mm。注浆液的配比浓度为:水:水泥=1:1.5(重量比),水泥标号为425#。施工工序:打注射孔→按顺序安装、固定注射管:先安装2m长枪头管、再上中间接管(根据钻孔深度确定)、最后装2m长封堵管→封孔、联接及注射→换孔注射→冲洗管路。

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扩修前对破碎段巷道顶板注水泥浆进行固化处理,保障扩修时顶板完整性,保证工作面顺利回采。

四、完成时间及效果分析

该项目于2013.10月完成,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保证了工作面运煤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利的避免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且相较于普通加固方案节省资金约200万元,同时该项目对防火工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该技术在常村煤矿的成功试验,尤其对大工程量巷道扩修施工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五、推广应用情况

2013年9月17号开始对832-797棚扩修,扩修期间未发生冒顶现象,可见注浆技术在常村煤矿试验成功。采用对破碎冒顶区预注浆加固,工字钢对子棚与液压抬棚联合支护技术工艺,相较于传统的修护支护工艺相比较,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修护效率及支护强度,具有成本低、修复加固效果好、巷道服务年限长、施工安全易操作等优点。同时将松散破碎的煤体胶结成整体,提高了煤体自身强度,能起到有效的封闭作用,隔绝空气,抗风化、防水,顶板煤层免于暴露在空气中,得不到氧化放热而导致温度升高,防止自燃。

因此该技术在常村煤矿的成功试验,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