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陕西宝鸡:老党员周建华的“收藏”人生

作者:煤矿安全网范为民 2017-12-15 21:50 来源:煤矿安全网

陕西宝鸡: 老党员周建华的“收藏”人生

在举国上下喜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历史节点,陕西省宝鸡市有这样一位老党员,用他自己的方式——红色藏品展览表达着对党的真挚情感。

他就是陕西省宝鸡市移动分公司的周建华。常人都知道他是名敬业执着、宽以待人的部门副经理,其实他还是一名红色收藏爱好者。53岁的他,在收藏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20多年。

随着九月份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雷锋专题展上给广大官兵仔细讲解藏品的照片在《华商报》上的刊登,他更成为宝鸡移动人的骄傲。在旁人面前宝鸡移动的员工都会自豪的说上一句“瞧,这就是我们的周经理”。

机缘所致

周建华的收藏缘起于1989年,刚参加工作的他热爱生活,闲暇之余总喜欢读书看报,也时常向各类报刊投稿,以此来丰富业余生活检验学习成果。每次发表的文章他都会认认真真的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保存,但时间久了发表的文章多了哪篇文章曾发表在哪种报刊?哪一期?连他自己也混淆难辨。就在他为此困扰的时候,无意间在《邮政知识报》上看到一篇题为“集报——现代人的新追求”的文章,周建华被作者集报乐此不疲,益在其中的生活深深触动着,于是他几经周折通过当时的报社辗转联系到了远在北京的作者马振予,向他讨教集报的方法。马老师热心地教他收藏知识,还不远千里赠送给他上百种报纸,作为他的第一批收藏品。从此他的眼界一下开阔起来,在收藏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马老师依然是他的良师益友。

如果说他收藏报纸是有意,那收藏党章更是有心的。1987年,周建华刚走上工作岗位。和当时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学历偏高年龄偏轻的他想着要在工作中崭露头角。但是他比其他人认识更清楚,工作不但要刻苦钻研,而且思想要更加进步。于是他在新华书店花0.5元购买了一本十三大党章,利用闲暇时间开始学习,提前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1992年,他终于如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每次党代会开完,看到修订的新党章他就习惯性的收藏起来并认真学习。经过20多年收藏,从“七大”至“十八大”各种样式、封皮、尺寸的党章单行本已经达到200多本,这些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历程的党章已成为他家中最珍贵的藏品。

说起七大党章的来历,周建华至今还兴奋不已。那是 2008年,他去北京出差,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意外地发现了一本七大党章,他如获珍宝,毫不犹豫地高价购买了下来。几次搬家,为避免丢失、损坏,他都将这些文献资料装在铁皮箱里运送。

2007年,周建华随单位去扶眉战役纪念馆接受党性教育,参观中一份刊登解放宝鸡消息的报纸影印件一下子勾起了他的家乡情怀。回来后,他四处打听还通过中国集报论坛网站发布自己有意收藏此报原件的启示,焦急的等待一周后,他终于收到了来自北京的回复,这位报友说他曾在宝鸡工作过10年,为了保留对宝鸡这个第二故乡的记忆,收藏了该报纸但并无意转让。了解到这个情况,周建华非但没有灰心,反而增加了胜算。他默默的开始隔三差五的给这位报友邮寄宝鸡这些年大踏步发展的各类报刊杂志,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寄出去100多份,让对方全面了解了发展中的宝鸡新面貌,圆了他的思乡梦。周建华的执着深深的打动了报友,三个月后,他终于如愿以偿的收到了来自北京的该报原件。周建华从得到这份《人民日报》后,收集报道宝鸡解放新闻报纸的想法就一发不可收拾,便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联系,到目前为止,已经收集到了《解放日报》、《北平解放报》、《光明日报》、《群众日报》等报道宝鸡解放的报纸20多种。”

兴趣所向

从1989年开始至今近30年来,一路走来人在变老、书在变旧,唯一不变的是他对于收藏那份炙热的情感。他收藏的国内党报、重特大事件报、号外等报纸及书刊达到了三万余份,让他的居室活脱脱成了一个收藏馆。

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因公牺牲。

1963年3月,全国各大媒体刊登了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65年出生的周建华,可以说是在这种“向雷锋同志学习”氛围中成长的,所以在收藏的路上他更是偏爱雷锋,把雷锋物品作为专题收藏。周建华说:“母亲的教诲,红色精神的熏陶,我从小就当雷锋是榜样,一听到‘雷锋’两个字,我就热血沸腾。”

周建华从1992年开始收集关于雷锋的报刊和物品。后来,就连一些印有雷锋头像和题词的物品他也不放过,统统搜罗回家,这种对红色精神深爱沁入了他的骨子里。

在他的收藏品中,从印有雷锋头像或题词的胸章、搪瓷杯、果盘,到录有雷锋歌曲、戏剧的黑胶唱片、磁带,酒瓶、笔筒、书包,再到报刊书籍、连环画、宣传画……大大小小的藏品整整排满了一间屋子。

每当有来访者,观展者面对整齐摆放开来系列藏品,仿佛走进了一处“雷锋展览馆”。

多年来,每逢“学雷锋日”等特殊节日,周建华就是最好的讲解员,向来访者讲述从雷锋的故事,到各大报刊对雷锋精神的报导,再到每件物品到手的经历,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根据周建华的粗略统计,关于刊登雷锋的各类藏品有近千种,仅刊登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报纸就有100多份。这些收藏品“有的从旧书店买来的,有的从网上淘来的,还有的就是和藏友们交换来的。走到哪里就挖掘到哪里。”周建华这样形容自己的收藏行为。每到一处他都要寻找旧书店,像挖宝一样,在其中寻找关于雷锋的刊物。若藏友手中有,他更是不惜高价买下。他曾经用三本集邮册从藏友手中换来一张1970年的《黑龙江日报》;也曾花500多元钱在网上买下一个印有毛泽东题词的搪瓷盘子……

​责任所系

1994年,周建华的女儿才4岁。这个年龄别人家的孩子还在玩毛绒玩具,而女儿已经喜欢上了雷锋,花花绿绿的雷锋画报、内容丰富的雷锋小人书和像章,都成为孩子的伙伴。她说“我喜欢雷锋,我也要从小教育我的孩子长大成为雷锋那样的好人,这是作为父亲的责任”。

在周建华的潜移默化下,他的孩子经常参加社会上的各类公益活动,喜欢助人为乐,在大学期间已经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无论是雷锋藏品,还是各个时期的《党章》、党代会报纸,对周建华而言,都来之不易,都是他的“宝贝”。可周建华没有把这些“值钱”的宝贝深锁在箱柜里,只要有需要他就不辞辛劳的义务服务。

近年来,在公司抓党建统筹抓管理,全力构建大党建体系的工作中,他义务展览每年不下两次,极大提高了广大员工的思想认识,

无论是每年3月份的雷锋主题展览还是“七一”前后的建党主题展览,或是重要节点的主题展览,无一不记录了他的付出。每次他都提前一月准备展品、规划展区、布展、讲解…… 也许他不记得,但那每次展览后留在报纸上的图钉眼知道。

今年九月,第七届全国雷锋专题联合展览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开展。周建华作为全省及全国通信行业唯一受邀者携带100余件雷锋文化珍藏品参加展览,受到了基地广大官兵的极大关注和称赞,也成为宝鸡移动人的骄傲。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他又分别协助省、市公司举办“喜迎十九大”主题展览,展出了党代会报纸、党章、重大事件报刊书籍300多件。通过这种形式,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激发了大家重温历史、不忘初心、奋斗前行的斗志。  

感悟所在

随着周建华藏品展览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各大媒体的记者们纷至沓来,面对镜头他说的最多的是:

收藏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增强了我的知识积累,提升了我的思想素养,培养了我的高尚品格,收藏的过程,是我情感能量释放的过程,也是心灵升华的过程。

通过收藏党章及党代会的报纸,使我更加了解到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了解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收藏雷锋文化藏品,使我更加了解了雷锋,了解了雷锋精神的含义,在工作和生活中用雷锋精神要求自己,通过举办雷锋文化藏品展览,让老年人记着雷锋,让中年人不忘雷锋,让年轻人认识雷锋。

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建一个“雷锋文化”收藏馆,免费向员工和广大市民开放。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作用,通过藏品展览架起与集团单位合作的桥梁,更加促进公司的业务发展,因为我的爱好是从工作中萌生的,我的收藏是从工作中起步的,公司成就了我,我有责任让他变得更好。

愿他的“中国梦”早日实现,使更多的人得到享受。

通讯员   吕谊华

工商导报、安徽经济新闻网记者   范为民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