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软”煤层联合支护工艺探索
摘要: “三软”煤层巷道支护一直是煤炭生产研究中的一项重点,巷道支护困难,翻修量大,严重制约矿井的高产高效。嵩山煤矿技术人员对影响“三软”煤层支护的诸多因素积极进行探索,长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出适宜在偃龙矿区“三软”煤层的支护形式,有效控制巷道的强烈变形,消除支护安全隐患,解决“三软”煤层的支护难题。
关键词: 三软煤巷,煤层支护,耦合支护
嵩山煤矿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城南的巩义市与登封市交界处,矿井井田范围地处偃龙煤田嵩山井田中东部。矿井开采山西组 二 1 煤层,煤层厚度在 0.8-5.2m 之间,平均厚度约 4.42m 。由于本区范围内受滑动构造影响,煤体组织疏松,强度低,硬度系数小于 0.3 ,煤层顶底板为砂质泥岩及炭质泥岩,属于“三软”煤层。
嵩山煤矿原采煤工作面开采前,先在近 二 1 煤层的 L 7 石灰岩中布置岩石集中巷,掘进联巷(石门)揭露煤层,在揭煤点掘进顺槽,顺槽采用木支护,由于煤(岩)体受内部构造力等影响,存在较大的内应力,顺槽断梁折柱多,支护、维修困难,且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严重制约了矿井的高产高效。为此本矿技术人员 积极探索出适宜于偃龙矿区“三软”煤层的支护形式。
1 原因分析及对策制定
针对巷道的变形情况,本矿技术人员对影响“三软”煤层支护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分析论证认为: ① “三软”煤层巷道设计不合理,需优化巷道设计,增加工作面长度,减少巷道掘进率; ② 巷道压力大,顺槽支护的强度小,支护材料不能满足巷道承压要求,需将 U29 型钢改为 U36 型钢; ③ 原掏槽卸压方式不合理,不便于控制,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需采取可控的卸压措施,控制卸压范围。
2 优化巷道设计
(1)L 7 灰岩赋存稳定,所需支护费用低,设计在 L 7 灰岩中布置工作面上下岩石集中巷,每隔 150-200m 布置联巷(石门)揭煤(图 1 )。按照这种巷道布置方式,工作面上下顺槽采用分段掘进,不仅能够保证回采工作面的生产连续性,同时由于选择了适当的煤巷长度,可适当降低煤巷维修量,并且岩石集中巷布置在L 7 灰岩中对工作面排水及集中运输都非常有利。这种巷道布置方法,集中巷不仅可以作为上一工作面的进风巷,同时还可以作为下一个工作面的回风巷使用。如果煤层瓦斯较大,还可以作为煤层的预抽巷道。
图 1 巷道布置示意图
<!--[if !supportLists]--> (2) <!--[endif]--> 增加工作面倾斜长度,减少掘进巷道。嵩山煤矿2201工作面走向长1500m,倾斜长195m,储量156万吨。工作面采用“三八”作业制,两班生产、一班检修,每天推进两排,正规循环,循环产量1200-1300吨。
3 强化“三软”煤层顺槽支护
试验巷道选在 2201 工作面下顺槽进行,巷道断面形状为梯形半圆拱。上部为半圆拱,下部为梯形,半圆拱半径为 1.78m 。巷道设计净宽(拱基线处) 3.4m ,下宽 3.9m ,净高 2.6m ,柱窝深 200mm ,内扎角 78° ,巷道净断面 8.2㎡ ;掘进宽度(拱基线处) 3.9m ,掘进高度 3.0m ,掘进断面积 9.9㎡ (图 2 )。
图 2 支护断面图
(1) 支护材料有 U29 变为 U36 型钢,支架为三节结构。柱梁搭接长度 400mm ,柱梁搭接处由两幅卡缆增加为用三幅卡缆卡紧拧牢。
(2) 用11#矿用工字钢代替坑木打点柱加强支护,点柱距迎头不大于 5m 。
(3)U36 型钢棚整体喷浆加固,采用 U36 型钢棚作为基本支护,再采用整体喷浆加固支架,一方面通过喷浆将支架整体耦合为一体,实现支架整体承载;另一方面通过喷浆加固围岩,提高围岩体本身的稳定性。
4 煤巷钻孔卸压
(1) 巷道两帮卸压钻孔布置方案
卸压钻孔布置在巷道的两帮,两帮钻孔数目相同,钻孔数目采用均匀布置,或者梅花型布置,钻孔深 3m ,孔径 89mm ,排距 0.5m (图 3 )。
图3 卸压孔布置示意图
(2) 巷道卸压孔实施参数
卸压钻孔沿巷帮(两U型钢棚之间)呈无花眼形状,帮上两排之间一排 3 个孔一排 4 个孔交叉布置, 4 个孔排底孔距底板高 500mm ,三个孔排底孔距底板高 750mm 。眼距 500mm ,排距 500mm 。钻孔角度:与巷帮垂直。钻孔深度 3000mm ,上帮孔见矸停打。
5 实施过程中不足与改进
序号 |
不足之处 |
改进 |
目的 |
1 |
单棚支架稳定性较差 |
制作防倒连板 |
实现整体稳定 |
2 |
支架安装,腿与梁搭接位置需统一 |
焊接限位挡 |
使腿梁搭接统一规范 |
3 |
支架螺丝不牢固 |
采用风炮紧固螺丝 |
减少顶梁的滑动 |
4 |
支架一侧柱腿无法站在底板 |
对一侧柱腿下增设柱鞋 |
使支架底板支撑有力 |
通过改进有效的解决了出现的问题与不足。
6 效果实施
“三软”煤层支护情况的效果应用巷道变形量来衡量。
巷道变形量是指巷道顶底板下沉量和两帮位移量的综合反映。通过对 220 1综采 工作面采用现联合支护形式后,根据对巷道变形情况的观测发现,巷道在掘进一个月后,巷道的高度及宽度在变化趋于稳定的同时,巷道变形量及变形速度均明显的有了减小,改善了作业的环境,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7 结论
(1) 安全可靠。采用U36型钢可缩性支架支护,增加了支护强度,U型钢棚之间通过连板构成一个整体,使得支架支护的稳定性得到了明显增强。如果支架上方出现空顶或未支护好,相邻支架通过前后连板使该处支架整体支护顶板,避免倒架现象。
(2) 改善了作业环境,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上下顺槽畅通无阻,出入方便,采面实现动态达标,减轻了劳动强度,创造了良好的作业环境。
(3) 采用卸压孔维护巷道,工序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和巷道维修工序相比,减少了支架回撤、支护、前探梁的使用等工序,提高了巷道维修的安全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