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沟煤矿回收采空区“废水”成功再利用纪实
潜降耗破难题 回收废水再利用
崔家沟煤矿回收采空区“废水”成功再利用纪实
日前,陕西省崔家沟煤矿井下采空区废水再利用工程正式启用,眼见以前几十年来终日流淌、白白流出矿井的“废水”经加压处理后,输送到生产环节各个用水点发挥价值作用,矿领导和参与此项工程设计施工的每一个人脸上都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据统计,该系统投入使用,每天可节省地面供水700多方,省电近700度;井下185水仓和中央水仓日可减少排水700余方,省电1700度左右;还可为地面污水站每天减少污水处理700多方,不但降低能耗,为企业节约资金,还为社会节省了宝贵的水资源,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双收。
崔家沟煤矿地处渭北高原北部、铜川矿区最北端的山区,是一座建于一九五八年,有着近六十年光辉历史的老矿。建矿初期,生产生活用水取自后沟山间地表小河流水,后随着企业发展,供水出现不足,日趋紧张。1992年开辟“马栏"水线,生活用水初步得到改善,但生产水仍继续沿用后沟河水,甚至将下游河水抽回来再利用。近年来环境气候发生较大变化,加之煤矿产能进一步提升,河道水量逐年减少,已不能满足井下生产用水需要。尤其在干旱或枯水期,经常发生河道断流现象,导致井下用水紧张,生产告急,不得不使用“马栏”水线生活用水补充井下生产,致使矿区生活供水受到严重影响,用水成为影响人员生活、制约生产发展的大问题。
特别是2016年年初开始,煤矿托管运营,合作方铜川矿业公司突然来了近千人,矿区人口增至上万,加剧“人煤”争水矛盾,问题变得更加突出。7月底,由矿长付宗宝亲自挂帅、副矿长张卫东等相关矿领导牵头,抽调精兵强将,会同托管合作方人员组成专门小组,下誓解决缺水问题。可这里地处渭北高原旱塬区,能利用的水资源极为有限,他们翻山越岭,爬坡转沟寻遍周围所有沟沟岔岔,也找不到可利用的水源。地面没水,他们想起了井口哗哗流淌出来的清水,就到井下去寻。沿着井口水沟顺藤摸瓜,找到了2010年采空已封闭的一盘区2109工作面,发现这里出水不断且水量稳定、水质清澈,于是进行连续一月的跟踪观察监测,测算出水量为1200方/天左右,且流量稳定可靠、受季节变化和开采情况影响较小,能够满足井下生产用水量。同时采集水样送至西安专业机构进行检测,酸碱度、矿化度、悬浮物及硬度均符合井下用水标准。他们喜出望外,立即敲定,利用这个采空废弃工作面自然流水解决生产用水难题。
随即,矿领导和有关科室人员紧锣密鼓展开工作,认真进行实地查看,对管路铺设、泵房位置、需用设备大小型号和安全措施等一一进行摸查,并请教设计院专家,反复咨询论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井下原有一部分排水管道管路和可靠空间作为水泵安装点,因地制宜设计,尽力使方案做到工程简便易行、施工量小、用时最短、投资最少。10月底,两台自平衡耐磨泵及相关附件购置到位,承担施工的铜川矿业崔家沟分公司机电队立即施工,从400多米管路铺设、两台水泵安装,到一处水仓、三台污水泵排污管道和十多处弯头的改造,克服重重困难,仅用短短的20天时间就安全顺利圆满完成。2016年12月进行两次蓄水试运转,12月27日正式启用,至今经过十多天测试运行观察,水源充沛,整个系统运行平稳可靠、供水点水压充足,完全可以满足井下生产各点用水需要。(崔家沟煤矿杨仲新、高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