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头维护工安全操作规程
4.1.上岗条件
端头维护工必须熟悉本工作面煤层、顶板特征、顶板管理方式、矿压显现规律、所采用支柱的性能、结构原理、完好标准及使用方法,严格按“作业规程”及本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4.2.安全规定
1.进入作业地点后要全面检查帮顶完好情况及支护用品的完好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作业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先支后回、敲帮问顶制度,在敲帮问顶时按下列规定执行:
(1)用镐或长钎敲帮,听其声音,判断岩体有无松动或离层等,发现煤帮出现伞檐或松动点,必须及时处理。
(2)敲帮问顶时要站在斜上方安全地点,一手持镐一手托顶,先轻敲顶板,无掉渣或离层剥落时,再重敲,听其声音,判断顶板深部是否离层。对松动顶板岩石找“掉”前要对上下人员打招呼,并看好退路,在安全情况下,再用镐至上而下由外向里逐渐轻轻找“掉”。
(3)坚持使用长柄工具,人员站在敲击点以外安全地点,听其声音,观察变化,判断岩体是否松动,深度是否有离层跨落迹象。
3.随时注意(听和看)顶板的动态,若发现异常现象,立即撤离所有人员到安全地点,待顶板稳定后,再进行处理。
4.单体液压支柱的支设最大高度应小于支柱设计最大高度的0.1m,最小高度应大于支柱设计最小高度的0.2m,当高度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换相应型号的支柱。支设的支柱要确保迎山有力,其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并栓绳防倒。
5.不同性能的支柱不能混用,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时,必须制定专门措施。
6.端头维护工作业时,要和液压支架工、刮板输送机司机、转载机司机、采煤机司机等相关工种人员协调配合,并注意以下事项:
(1)顺槽靠工作面一侧的单体液压支柱如影响推移刮板输送机时,必须在推移刮板输送机前撤除。
(2)端头支护空间必须满足机头机尾与其整体的“平”、“直”,移动机头、机尾时注意输送机与转载机搭接及过渡槽过渡情况,以保证其不上翘、不下陷,运转平稳。
(3)机头、机尾移过后应及时支护顶板,否则不许开机,并要清理干净安全出口的一切杂物,保证出口畅通。
7.架设支柱时,其下方不得有人逗留或通过,防止挂梁时脱落或倒柱伤人。
4.3.操作准备
1.准备。备齐注液枪、锤、铁锹、尖镐、撬棍、铁丝、卸载手把等工具。所有工具应牢固可靠。
2.检查与处理:
(1)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帮和支护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检查单体液压支柱时,发现三用阀失效、漏液、变形、弯曲、活柱表面锈蚀、顶盖缺少两个以上小爪或手柄损坏时,应及时更换;新下井或修复后第一次使用的支柱,必须内腔排气。
(3)检查注液枪时,发现漏液、损坏、变形,无密封圈或出液不正常时,应立即配合有关人员修补或更换。
(4)操作过程中,应时刻观察顶帮,坚持敲帮问顶,发现活煤矸,伞檐,顶板离层,顶板破碎,顶板或片帮危险时,人员要站在斜上方用长把工具撬落或及时架设临时支护进行维护。
4.4.操作顺序
1.超前支护操作:
超前支护的形式和支护质量必须符合“作业规程”中的规定。
2.单体液压支柱操作:
(1)带帽点柱操作及注意事项:
①操作顺序:量好排、柱距→清理柱位→(放置柱鞋→)竖立点柱→用注液枪洗注液阀煤粉→将注液枪卡套卡紧注液阀→给柱带帽→供液升柱。
②注意事项:每根柱只准带一个柱帽,严禁带双柱帽;底板松软时必须穿柱鞋。
③回柱时发现顶板下沉严重时立即升柱维护顶板
4.5.正常操作
1.端头三角区支护操作:
(1)端头三角区靠工作面煤壁侧的柱梁,应在采煤机达到前回撤。一次回撤一个截深的距离,顶帮破碎时,不得提前回撤,应提前将金属网及锚杆的金属托盘拆掉。
(2)三角区回撤柱梁作业时,至少2人协同作业,一人作业,一人监护安全;应先清理好退路,用长柄工具将单体液压支柱放液,拉出;然后再回π梁,人员要站在顶梁下落波及不到的安全地点。
(3)人员进入三角区作业时要将转载机与刮板输送机停机闭锁。
(4)严禁回柱绞车强行回撤单体。
(5)当压力大,端头三角煤顶板严重破碎时,可增加临时支护或支设过渡抬棚,支设抬棚梁时,梁头要互相错开,抬棚腿要打在棚梁与棚梁的接触点上,迎山有劲。
(6)煤机割出巷帮锚杆时,前部刮板输送机因提前停机,煤机要停电闭锁,拣出锚杆如果煤机在刮板输送机头,要同时停止转载机。
(7)煤机周围5m及巷道5m范围内严禁有人,防止割出的杂物甩出伤人。
2.端头切顶线处支护操作程序
(1)待完成上下端头移梁,机头、机尾推溜、移架工作后,进行端头放顶工作。
(2)在放顶排向外第二排(从放顶排算起)支护棚上打好圆木戗棚,戗柱数量不少于3根(回柱放顶过程中可先在圆木两端各打一根,放顶完成后补齐),清理好安全退路。
(3)将放顶排密柱(除两端头及中柱外)依次从放顶排移至第二排。
(4)采用长柄工具迅速回收端头板皮、锚杆、圆木等材料。
(5)回收剩下的三根密柱时,将液枪卡套卡在注液阀上,缓慢降柱,发现顶板下沉时立即升柱,然后在3根密柱里端使用圆木补打4根丛柱再进行降柱并回收π梁。
(6)补齐戗棚排π梁下密柱,密柱中对中间距不小于200mm,再将戗棚中间的戗柱补齐。
(7)若顶板冒落不充分,悬顶面积超过规定时,及时在新设密柱排采用风钻打切断眼或补打丛柱。
4.6.收尾工作
1.将剩余的支柱、梁或背顶材料等,码放在规定位置,将失效或损坏的柱或梁,运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2.经班长或质量验收员验收合格后,与下一班端头维护工现场交接班后,方可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