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四水平11层二段总机道施工措施
软件名称: | 兴安四水平11层二段总机道施工措施 | |
文件类型: | .doc | ![]() |
界面语言: | ||
软件类型: | Doc | |
运行环境: | ||
授权方式: | ||
软件大小: | 284 KB | |
软件等级: | ![]() |
|
软件登陆: | admin | |
作 者 : | ||
官方网址: | 官方站 | |
程序演示: | 演示 | |
解压密码: | ||
整理时间: | 2015-03-01 | |
软件简介: | 第一章 工 程 概 况 第 1节 概 述 1、巷道名称 : 兴安矿四水平11层二段总机道。 2、掘进目的及用途 : 兴安矿四水平延深工程南部区运输。 3、巷道设计工程量及服务年限: 该巷道设计长度806.491m。其中:①-②区段长为17m,为扩刷断面;②-③区段长为420.634 m,坡度为+4.3‰,断面编号为2-2;④-⑤区段长为17m,为扩刷断面;⑤-⑥区段长为351.857 m,坡度为+4.7‰,断面编号为2-2。 2-2断面S掘=12.4m2,S净=10.93m2。 兴安四水平11层二段总机道属新掘巷道,为了准确掌握其煤层位置、水及瓦斯情况,每隔60m在巷道两帮各施工一个高×宽×深=2.5m×5m×5m的打钻硐室(施工硐室超前钻措施另提),两硐室中心间距不大于8m, S掘=14.5m2,S净=13m2。共施工打钻硐室22个,合计110m。 第2节 编 写 依 据 1、经过审批的设计及其批准时间: 黑龙江龙煤矿业工程设计研究院于2012年3月批准,工程编号(S9702Y),图号(123.1-1/1)。 2、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说明书,-500水平切面图,提交批准时间和编制内容符合《矿井地质规程》规定。 第 二 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 1 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1、巷道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建筑物对工程的影响: 地面建筑物对工程无影响。 2、巷道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附近已有的采掘情况对工程的影响: 该区属新区,附近无采空区。 第2节地质构造 根据兴安矿地质部门提供的-500水平切面图及正在施工的四水平17层二段集中巷推断,该巷道所遇围岩以砂岩为主,不穿煤层。 第 三 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 1节 巷道布置 ⑴、工程起始点和结束点坐标: 起始点在四水平南一石门,坐标x=15861.286,Y=116098.792,轨面Z=-493.788;南部结束点坐标x=15522.536,Y=116227.838,轨面Z=-492.016;北部结束点坐标x=16267.647,Y=116010.919,轨面Z=-491.902。 ⑵、设计图纸(平面图、坡度图、断面图)由黑龙江龙煤矿业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 ⑶、施工巷道设计采用锚喷支护形式,砼喷厚150mm,标号C18。 ⑷、施工按正中心施工。 ⑸、巷道类别:开拓巷道。 巷道方位角:北部区3440;南部区1640。 ⑹、掘进工作面到永久支护之间,必须使用临时支护或前探刹杆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⑺、断面规格: 表1 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表 序号工程区段断面号巷道长度 m水沟长度 m材料消耗量 m3 拱壁基础水沟小计 1①—②171723.7210.21.271.736.89 2②—③2-2420.634420.634340.71210.3231.5542.06624.64 3④—⑤17 1723.7210.21.271.736.84 4⑤—⑥2-2351.857351.857285.004175.9326.3935.19522.51 总计806.491806.491188.83 表2 断面特征表 分部 巷道支护 方式断面积㎡砼材料消耗量m3/m锚 杆 锚杆数 (根/m) 净掘基础水沟拱壁基础水沟计 2-2锚喷10.9312.40.0750.220.810.50.0750.11.48516.25 第2节矿压检测 1、矿压检测: 该巷道位于兴安四水平,垂深750m,地压较明显,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矿压检测。 2、检测方法: 在施工完的巷道两帮、顶板及底板各打一L=500mm的锚杆,锚杆外露喷层20mm,并做好标记,每隔50m一组。每天要由技术人员测量各点与中心线、腰线的位置关系,并详细做好记录。 第3节支护设计 1、支护方式: ⑴、中等及中等稳定以上围岩 在中等及中等稳定以上围岩施工中,采用锚喷+底角锚杆支护,即“一掘一锚和“两掘一喷”的施工方法。放炮前,锚杆支护的端头到工作面不超过1100mm。放炮后,锚杆支护的端头到工作面不超过1100mm+一个循环进尺。两次掘进锚杆支护后,进行初次喷射砼支护,初次喷射砼距工作面不超过两个循环进尺,喷层厚度30mm,复喷砼在距工作面20m以后进行,复喷厚度120mm,在2次内完成。 ⑵、稳定性较差围岩 在稳定较性差围岩施工中,采用锚网喷+底角锚杆支护,即“一掘一锚网”, 放炮前,锚网支护的端头到工作面不超过1100mm。放炮后,锚网支护的端头到工作面不超过1100mm+一个循环进尺。初次喷射砼到工作面不超过一个循环进尺,喷层厚度50mm,复喷射砼支护在工作面20m以内进行,复喷厚度100mm。 ⑶、不稳定围岩(松软、破碎带围岩,煤层) 在不稳定围岩(松软、破碎带围岩,煤层)中,采取短段掘支不超过1m,遇煤层时尽量少放炮或不放炮,采用手镐掘进,采用锚网索喷+底角锚杆支护,即“一掘一喷” 和“一掘一锚+网索喷”的施工方法,每次掘进后,进行初次喷射砼支护,初次喷射砼到工作面,喷层厚度50mm,然后打锚杆、挂钢筋网、打锚索。锚杆、钢筋网支护到工作面不超过800mm,锚索支护到工作面不超过2800mm。然后二次喷射砼支护在工作面后3~5m进行,复喷厚度100mm。 如巷道过断层或破碎带及松软岩石,采取锚网索喷支护不能保证质量时,可以采用架棚支护,届时另提措施。 ⑷、交叉点加强支护说明 在施工交叉点时不管围岩稳定程度如何,都要加打锚索加强支护,锚索间排距1600×1600mm。 无论采用以上何种支护方法,都不准空顶作业。 2、支护材料选择: ⑴、锚杆:采用ø20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树脂锚杆,长度2000mm,间排距800×800mm。锚杆采用树脂药卷端头锚固,树脂锚固剂型号为CK2545,用量为2支/根。锚杆均使用配套标准左旋螺母紧固,杆体露出螺母长20~50mm,以30mm为宜,锚杆安装必须使用GB-42以上型气扳机安装,锚杆预紧力不应小于 120N·m,抗拔力不小于80kN,永久喷射砼支护后锚杆不得外露,锚杆安装必须经过三次拧紧,即安装时、放炮后、喷浆前。锚杆打一个眼注一根,并且安装托盘,不许把所有的锚杆眼一起打完后,一起安装托盘。 ⑵、托盘:锚杆托盘采用规格为120×120×6mm的蝶形铁托盘;锚索托梁采用规格为U25×500mm自制托梁。 ⑶、锚索:采用ø17.8mm钢铰线,长6300mm,外露长度≤350mm,间排距1600×1600mm,每排3根,树脂锚固剂型号为CK2360,用量为3支/根。锚索应打一根安装一根并紧固,紧跟迎头安装时预紧力10KN,使用锚索张拉机具,压力表读数不小于30MPa。 ⑷、钢筋网:采用¢6.0mm钢筋焊接而成,网片尺寸为1000×2000mm,网格尺寸75×75mm。网由正顶向两腮逐步施工,2m长筋紧贴岩面1m短筋在外顺巷道方向施工,网与网搭接150mm,并用12#铁线每隔200mm绑扎牢固。 ⑸、混凝土:采用P032.5级水泥,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细度模数大于2.5,含水率不大于7%,碎石粒径不大于15mm,混凝土强度等级C18,水灰比0.45,混凝土配比为1水泥:2沙子:2石子。 ⑹、底角锚杆:采用¢20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树脂锚杆在巷道底角两侧各打一根,与底板角度为45°,树脂锚固剂用量为4支/根,树脂锚固剂型号为CK2545,排距800mm,锚杆长度2000mm。 3、临时支护形式: ①临时支护采用方法,采用吊环穿二寸钢管加刹杆背楔吊挂在锚杆上的方式。 临时支护材料及规格:吊环采用直径130毫米钢环焊接锚杆螺母(直径20mm),二寸钢管长度3.6米,木楔自制。 ②使用方法:吊环联结在场子头最前端一排锚杆顶部,将二寸钢管穿在吊环内,每次使用三根钢管,后端用木楔与顶板楔紧,放炮后上齐上全,永久支护施工完毕后,放炮前拆除,随着前进交替前串钢管。 第4节 支护工艺 1、锚杆及联合支护: 使用YT- 27、29凿岩机打锚杆眼,钎头直径¢32mm,眼深1.9m,误差不得大于0~+50mm,锚杆布置应垂直于岩层面,如围岩整体性较好,则要垂直于巷道轮廓线均匀布置,允许偏差≤15°,锚杆间排距应按设计尺寸布置,误差不得大于±100mm。安装前,先测量锚杆孔是否符合安装深度,将孔内积水及岩粉吹净,放入锚固剂,然后缓慢推进锚杆杆体,边推进边搅拌树脂药卷,搅拌时间为8~15s。安装托盘应在锚杆搅拌10min推进到眼底后进行。锚杆托板要紧贴壁面,与岩石面要呈面接触,螺丝要上紧,不得松动,当出现“穿皮”“松动”等失效锚杆时,必须及时补打。 底角锚杆安装:底角锚杆安装在巷道两帮的底板,向下倾斜与底板呈 45°角,锚杆排距800mm,采取全长锚固。 2、喷射砼施工: ⑴、准备工作 ①、喷射前必须用高压风水冲洗岩面,在巷道拱顶和两帮应安设喷厚标志。 ②、清理喷射现场的矸石杂物,接好风、水管路,输料管路要平直不得有急弯,接头要严密,不得漏风,严禁将非抗静电的塑料管做输料管使用。 ③、检查喷浆机是否完好,并送电空载试运转,紧固好磨擦板,不得出现漏风现象。 ④、喷浆前,铺设好回弹回收装置,喷浆后回弹及时回收处理。 ⑤、复喷时要检查锚杆、锚索安装和钢筋网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⑥、喷射人员要佩戴齐全有效的劳保用品。 ⑵、喷射混凝土的工艺要求 喷射顺序为:先墙后拱,从墙基开始自下而上进行,喷枪头与受喷面应尽量保持垂直。喷枪头与受喷面的垂直距离为0.8~1.0m。 人工拌料时采用潮拌料,水泥、沙和石子应清底并翻拌三遍使其混合均匀。 喷射时,喷浆机的供风压力在0.4MPa,水压应比风压高0.1MPa左右,水灰比在0.4~0.5之间。喷射过程中应根据出料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给水量,保证水灰比准确,要使喷射的湿混凝土无干斑,无流淌,粘着力强,回弹料少。 ⑶、喷射工作 ①、喷射工作开始前,应首先在喷射地点铺上旧皮带,以便收集回弹料。 ②、开机时必须先给水,后开风,再开机,最后上料;停机时,要先停料,后停机,再关水,最后停风。喷射工作开始后,严禁将喷射枪头对准人员,喷射中突然发生堵塞故障时,喷射手应紧握喷头并将喷口朝下。 ③、喷射工作结束后,喷层必须连续洒水养护7d以上。 ④、一次喷射完毕,应立即收集回弹物,并应将当班拌料用净。 ⑤、当班喷射工作结束后,必须卸开喷头,清理水环和喷浆机内外部所有灰浆或材料。 ⑥、喷射质量:喷射前必须清洗岩帮,清理浮矸,喷射均匀,无裂隙,无“穿裙”、“赤脚”现象。 ⑦、每隔5米打一组喷碹检查孔,每组至少三个,在顶及两帮各一个。 表3 喷射混凝土支护表面平整度和基础深度的允许偏差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 1表面平整度(限值)≤50 2基础深度≤10% 表4 喷射混凝土支护规格偏差 项 目合格(mm)优良(mm) 巷道净宽中线至任一帮距离-50~+1500~+150 巷道净高腰线至顶、底板距离-30~+1500~+150 3、锚索施工: ⑴、锚索安装工艺 ①、采用MSD -100锚索钻机配中空六方接长式钻杆和¢28双翼钻头湿式打眼(或者自配钻机)。 ②、插入树脂药卷前应检查其质量(以手感柔软为合格),并注意快凝药卷在上,缓凝药卷在下。用棉丝将锚索锚固段的水、煤岩屑等擦干净,用塑料封箱胶带将树脂药卷与锚索粘结定位。 ③、锚索下端装上专用搅拌驱动器,2人配合用锚索顶住锚固剂缓缓送人钻孔(注意不能反复抽拉锚索),确保锚固剂全部送到孔底。 ④、一人扶住机头,一人操作锚杆机,边推进边搅拌,前半程用慢速旋转,后半程用快速旋转,搅拌时间控制在20~30s。 ⑤、停止搅拌,但继续保持锚杆机的推力约3min,然后可缩下锚杆机并移开打下一个锚索孔。 ⑥、10min后,先卸下专用搅拌驱动器,装上托盘、锚具,并将其托到紧贴顶板的位置。 ⑦、两人一起将张拉千斤顶套在锚索上并用手托住。开泵进行张拉,并注意观察压力表读数,达到设计预紧力千斤顶行程结束时,迅速换向回程。 ⑧、卸下张拉千斤顶(注意用手接住避免坠落)。用液压切割器截下锚索的外露部分(可将一个班或几个班安装的锚索集中在一次切割)。 ⑵、技术要求 孔距误差控制在±30mm,锚索外露长度≤350mm,搅拌树脂药卷过程中不能停顿,一气呵成,绝对不能反复搅拌,否则已开始聚合反应的树脂分子链会遭到破坏,导致锚固剂失效。搅拌树脂药卷后10~15min张拉锚索,张拉预紧力为10KN~12KN。锚索安装48h后,如发现预紧力下降,必须及时补拉。张拉时发现锚固不合格的锚索,必须立即在其附近补打合格的锚索,或者用张拉器将不合格的锚索拔出,然后用钻机将原来的钻孔清一遍,重新安装锚索。 ⑶、锚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①、打锚索孔时,接长式钻杆连接处强度较低,在接头位置进入孔内之前要控制锚杆机推力,以免钻杆折断伤人。 ②、松开盘住的锚索时,要注意其弹性较大,防止突然弹开伤人。 ③、锚索要随打随安装,但可把当班安装的锚索集中一次进行张拉。 ④、张拉锚索前,应先检查张拉千斤顶、油泵各油路接头处是否有松动,若发现有松动现象应及时拧紧。 ⑤、张拉锚索时,应使张拉油缸与锚索保持同轴。张拉千斤顶卡住锚索后,人员可暂撤到千斤顶侧面,张拉千斤顶正下方禁止站人。 ⑥、严禁在锚索、锚杆上系倒链、滑轮起吊大件。 ⑦、有关机具设备的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均应按厂家的产品说明书或操作指南进行。 4、注意事项: ⑴、现场施工时要严格按照上述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进行作业。 ⑵、要保证锚杆、锚索施工及钢筋网的联网质量。 ⑶、喷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C18要求,确保喷射质量,严禁漏喷、漏网、喷射不均等现象。 ⑷、施工时严格执行中心、腰线定向。 第四章 施工工艺 第1节 施工准备 1、施工前破南一石门直头闭,排放瓦斯,刷大11层二段总机道碹岔(北部),期间使用原013队风机出三通给工作面供风。扩刷完成后,六层组中部机轨上山停止作业,风机供11层二段总机道使用。原013队风机出三通给六层组中部机轨上山和十七层二段集中巷供风。两台风机均设在四水平南翼皮带巷内,施工前排好风筒且距工作面通风距离不大于5米后,方准开门施工。 2、开门前在开门点牛鼻子以东临时封闭。 3、施工前,必须将风、水、电接至工作面前20米处,并保证能正常使用。 4、施工前,开门点位置5米范围内在顶部打两排锚索进行加固巷道,锚索间排距1600mm×1600mm,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5、开门前,由测量人员依照设计给出开门的中心点、腰线位置,并做好标记。 6、施工前,先在开门点用150型钻机向11层二段总机道北部区施工4个120m超前钻孔,探明北部地质情况(详见打钻平、剖面图)。 打钻位置坐标,x=116121.82,Y=15864.87,轨面Z=-493.748。 钻孔参数: 1号孔:长度120m,方位角341°,仰角3°; 2号孔:长度120m,方位角344°,仰角0°; 3号孔:长度120m,方位角344°,仰角-3°; 4号孔:长度120m,方位角347°,仰角0°; 打钻安全技术措施: (1)、打钻前由技术人员给定钻孔施工方位及仰角,打钻开始后由技术人员负责校正钻孔的方位及仰角。 (2)、在开孔时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技术人员给定位置开孔,如开孔位置、仰角不对,校正孔后重新开孔。在开孔后3-5m以内,要缓慢前进,防止钻孔跑偏。 (3)、钻机在搬运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防止在搬运过程中伤人。钻机运到工作面后,钻机底盘放平、垫实,用四根直径180mm圆木打设顶子,再用2m长锚杆打设地牛(顶子、地牛必须牢固可靠),方可施工超前钻孔。 (4)、在施工超前钻孔前,硐室必须进行永久支护。打钻时必须安装防喷装置,防止在打钻过程中,孔内有压力,喷孔伤人。 (5)、打钻时,不许停风、无风或者微风作业,若因故停风人员必须全部撤到全风压处。 (6)、在施工超前钻孔期间,每班必须携带一块便携式瓦检仪,挂在打钻孔口上方、顶板下200mm处。 (7)、井下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并会熟练使用隔离式自救器。 (8)、打钻期间,打钻人员要准确记录钻探进度、遇煤点位置、厚度、岩石岩性、瓦斯涌出量等情况,如施工期间钻孔内揭露煤层,则钻孔打过煤层0.5m后停止打钻并向工区汇报,如施工期间瓦斯压力大,发生顶钻、喷孔现象,则立即停止打钻,不得拔出钻杆,并汇报工区。 (9)、如施工期间钻孔出水,水量水压比较大时,孔内涌水大于5m³/h时,立即停止钻进,并不得拔出钻杆及时向工区汇报涌水情况。 (10)、打钻操作人员随身衣物应合身牢固,以免缠上钻机的运动部件而对肢体造成损伤。 (11)、调定钻速时,应停止旋转和推进。 (12)、钻机钻孔过程中加接钻杆时,夹持器必须夹紧钻杆,防止钻杆从钻孔中滑落伤人。一次必须安装或拆卸一根钻杆,防止钻杆摆动伤人。 (13)、施工人员应站在钻孔孔口两侧,不得站在钻孔孔口下后方及钻孔延长线上,严禁面对钻孔孔口观察钻进情况,以免发生钻孔喷孔伤人。 (14)、处理卡钻等事故时,钻工要精力集中,互相配合,在开钻、停钻时要互打招呼,不得随意停钻、开钻。 (15)、施工第二个钻孔前,必须把第一个钻孔用木塞堵严,在木塞中间打个透孔,用铁线把木塞固定好。 (16)、随时检查钻机顶子、地牛是否牢固,并系好安全绳,严禁钻机随意反转。 (17)、钻机钻孔过程中,操作人员靠近钻机外露运动部件时,应注意安全。 (18)、装、卸、运钻机等大件时必须采用3吨以上手拉葫芦均匀起吊,并设专人观察起吊、顶板及运输情况,发现险情必须立即撤人,待处理完毕后方准重新起吊。手拉葫芦必须固定于顶板锚杆或锚索上,必须先敲帮问顶。 (19)、监测队每天必须派专人对11层二段总机道甲烷传感器进行检查、维修、与调试,确保报警断电数值准确无误,发现报警,立即通知通风区,并查明原因,作好记录。监测负责监督检查甲烷传感器,发现失灵、丢失、损坏、不按规定使用等问题尽快向通风区调度汇报,调度要立即通知监测队负责人,派人及时到现场处理。监测仪器未处理好之前,瓦检员要随时检查瓦斯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或超限时要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汇报和处理。 (20)、工作面及其回风流经过的所有电器设备必须要防暴率达到100%,该场子必须设双风机双电源,风电、瓦斯电闭锁。 (21)、打超前钻过程中,瓦斯检查员必须随时检查孔口瓦斯情况,若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作业,查明原因,若达到1.5%时,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立即向处调度室汇报。 (22)、钻机停机不用时必须切断电源。 (23)、在施工钻孔工程中,如遇到软岩、断层等地质构造,钻杆必须缓慢前进,每次前进3cm,钻头前端出水,把孔前端的软岩及细小的破碎岩石冲出孔中,在继续缓慢前进,直至钻头接触到坚硬岩石,方可正常钻进。 (24)、施工人员必须井下交接班,交班人员要向接班人员说明本班情况。 (25)、其他注意事项严格执行《四水平11层二段总机道施工措施》、《防突细则》规定。 第2节 施工方法 1、施工方法: ⑴采用人工打眼、光面爆破的方式进行施工。 采取全断面一次成巷的方法。 2、凿岩方式: 采用YT-27、29型气腿凿岩机凿岩。 第3节 施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接班检查→敲帮问顶→支护场子头→检查风水带→拉中心、腰线(校激光)→画眼定位→开钻打前探眼→打前进眼→装药放炮→临时支护→初喷砼→出岩→打、注顶部、帮部锚杆→挂网→打锚索→冲冼岩帮、复喷砼→铺道→移耙斗机。 第4节 爆破作业 1、钻眼工具及爆破材料选择 钻眼选用YT-27、29型气腿式凿岩机,炸药选用乳化炸药、雷管选用1~5段毫秒延期雷管,总延期不超过130ms。 2、爆破参数表、原始爆破条件及预计爆破效果见表1、表2、表3: 表1爆破参数表 眼名眼号眼数 (个)眼深 (m)装药量装药结构起爆 顺序联线方式 卷/眼卷数合计kg 小掏槽1-441.44162连续正向Ⅰ串联 主掏槽5-1282.05405连续正向Ⅱ 辅助眼13-23111.84445.5连续正向Ⅲ 辅助眼24-3181.84324连续正向Ⅳ 周边眼32-47161.81162连续正向Ⅴ 辅助眼49-5571.84283.5连续正向Ⅵ 辅助眼56-66111.84445.5连续正向Ⅶ 周边眼67-79131.81131.625连续正向Ⅷ 水沟眼4811.8550.625连续正向Ⅴ 合 计29.75 表2 爆破原始条件 序号名称单位2-2 1掘进断面㎡12.4 2岩石硬度系数f<6 3工作面沼气情况m3/min<0.4 4工作面涌水情况m3<5 5炸药、雷管类别乳化炸药、毫秒延期 表3 预计爆破效果 序号名称单位2-2 1炮眼利用率%89 2每循环工作面进尺m1.6 3每循环炸破实体岩石 m319.84 4每循环炮眼总长度m142.2 5每循环炸药消耗量kg/循环29.75 6每循环雷管消耗量个/循环79 3、炮眼布置方式: ⑴、眼布置采用楔形掏槽方式,掏槽眼深2米,其它眼深1.8米。 ⑵、光面爆破:根据围岩变化情况可调整光爆眼的距离,打眼前要预量钎子杆长,在钎杆上做标记,以掌握打眼深度,各种炮眼要打在所规定的各自同一平面上,打眼要实行分区、定位、定人、定钻的办法,不画眼位前不得开钻。如围岩属中等稳定岩石,眼距450mm,围岩在中等稳定以下,眼距可在300~400mm间,如围岩破碎,眼距200mm,间隔装药,即预留空眼不装药,加大自由面,装药量也根据围岩条件进行调整。必需使用聚能管炸药。 第5节 装岩、运输 1、工作面装岩设备采用P-60B型耙斗装岩机。运输用3T矿车,使用5T电机车运输空重车。 2、运输方式说明 工作面利用耙斗机装矿车,用5T电机车牵引,运输线路:重车存放在工作面后方副道,由运输机车运到南一石门→皮带暗斜井井底车场→中央石门→新副井井筒→地面。 3、耙斗机安设: 耙斗机安设距离:簸箕距工作面8~20m; 耙斗机固定方式:采用卡轨器与轨道卡紧及尾槽用两个腿子支撑的方式; 耙斗机安全设施:软护栏2道(前节一道、尾节一道)防止大绳悠出伤人,硬护栏1道(安设在下料口两侧)防止物料滚出伤人,必须安装牢固。四个卡轨器、两个腿子用以固定耙斗机。要求各设施随时检查,发现问题随时维修、更换。 耙斗机装货时,耙斗机运行区域内禁止行人或做其他工作,滑子前方5米以内不得有人。 第6节 辅助生产系统 1、供电:高压电源由四水平变电所接入,通过高开、变压器,接入工作面设备和风机(详见供电系统图)。 2、供水:从矿三水平静压供水管接入,用水门控制。 3、压风:来自地面压风机。 第7节 管线及轨道敷设 1、管线吊挂: 风、水管路:吊挂眼打在巷道右帮腰线下500mm,风管型号¢108mm铁管,水管型号¢57mm铁管,风水管路末端距工作面20m。要求接口严密,不得有漏风、漏水现象。 电缆线:电缆线吊挂在腰线上200mm,安设电缆钩子间距不超过3m,电缆垂度不超过50mm。 风筒:吊挂在巷道左帮,风筒型号¢600mm,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严格执行(全煤巷5m,半煤岩巷或全岩严重瓦斯掌子为7m,全岩巷10m)规定。风筒应有专人维修、维护、尽量减少漏风,吊挂应平、直、稳、紧。 2、轨道敷设: 轨道型号:22kg/m;轨枕距离:块/0.667m;轨距:900mm;巷道中心为轨道中心;轨面到腰线距离:1550mm。 第8节 设备及工具配件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耙斗机P60B台1 2局部通风机DBKJ-2×15台22×15KW对旋式 3喷浆机转-Ⅴ台1 4电机车5t蓄电池台1 5气腿凿岩机YT—29台5 6锚索钻机DS—100台2 7锚杆安装机台2 第五章 通风系统 第1节 通风 1、通风情况: 兴安矿属于压入式通风,新风由副井井筒和九曹风井通过风机压入井下,分配到各个工作面。四水平所需新风,通过皮带暗斜井及入风暗斜井供给。四水平11层二段总机道风机设在南翼皮带巷内。风机使用双电源,实行“三专、两闭锁”。通过¢600mm风筒给工作面供风 ,回风由工作面→南一石门→南十七层上山→三水平专用回风巷→地面。 2、通风设施: 两台风机(一台备用)型号:2×15KW对旋。风机使用双电源,风电联锁,自动转换(专线停转动线自动启动,动线停转须手动复位),最大供风距离为1100m。 瓦斯情况: 兴安矿属于高突矿井。该区段根据已施工完的巷道情况分析,岩巷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3m3/min。煤巷掘进根据实测决定风量。 邻区情况 该工作面附近没有其它采区工作。 3、风量计算: (1)、按工作面最多人数计算 按掘进工作面班组人数可能同时达到20人计算, Q掘=4N=4×20=80m3/min 式中:N-工作面班组可能同时达到最多人数20人。 (2)、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100qCH4ki=100×0.3×2=60m3/min 式中:qCH4-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CH4的绝对涌出量0.3m3/min。 ki-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系数,一般取2。 (3)、按一次起爆的最大炸药量计算 Q掘=25A=25×5.25=131.25m3/min 式中:A-工作面一次起爆的最大炸药量,取5.25kg。 (4)、按最低风速验算 Q净≥9S净=9×12.4=111.6m3/min 式中:S净-工作面的净断面积。 根据以上计算,风量按净断面最低风速计算取为132m3/min。 (5)、风量选择及计算 计 算 依 据需 要 风 量 1.按人员计算 Q=4×N80立方米/分 2.按炸药量计算 Q=25×A132立方米/分 3.按沼气涌出量计算 Q=100×gCH4×K60立方米/分 4.确定风量:132立方米/分 5.风速校核:9×12.4<132<4×60×12.4 第2节 安全监测监控 1、 便携的配备及使用 处各级管理人员、区队长、技术员、班组长和流动电钳工及机车司机等下井时必须配备便携。对所经过的路线和地点随时进行检查瓦斯情况。 每小班必须配备两台便携来检测工作面的瓦斯情况,随时观察瓦斯含量,并做好记录。 悬挂位置:1)工作面风筒对侧,距工作面5m范围;2)回风流中(耙斗机处)。 2甲烷传感器的使用 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5米风筒对帮,距回风口10-15米,各安设瓦斯传感器(探头),T1为掘进工作面探头,T2为回风口探头。 报警浓度:T1≥1.0%,T2≥0.8%; 断电浓度:T1≥1.5%,T2≥0.8%; 复电浓度:T1<1.0%,T2<0.8%; 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及回风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瓦斯传感器悬挂在风筒对帮,悬挂高度:距顶板不大于0.3米。距帮不小于0.2米。 第3节 压风 1、总耗风量 按井下最大耗风量时计算: Q=nq=5×3.7=18.5m3/min Q—最大耗风量 q—单个风钻耗风量(3.7 m3/min) n—同时使用风钻台数 2、压风管路的选择 压风管路选择一趟¢108mm无缝钢管。 3、压风来源 压风利用兴安矿四水平现有压风系统进行供风。 第4节 供、排水 从矿四水平静压供水管接入,水管采用2寸铁管,水管悬吊在风管下方,用水门控制。吊挂风水管眼在腰线下500mm位置施工。 排水利用水沟自然排放。 第5节 供 电 供电:电源来自四水平变电所,通过电缆,接入工作面设备和风机。电缆线吊挂在腰线上200mm,每隔3m安设一个电缆钩子,电缆垂度不超过50mm。 第6节 通 讯 耙斗机后安设一台电话,用于通讯。 第六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1节 劳动组织 1、劳动组织形式: 作业方式:采取“三八”式作业方式 劳动组织机构及职责表 职务职务范围 队长负责全队生产任务、施工、安全、质量,施工进展情况 技术员负责编制作业规程及安全施工措施,施工内业记录,把住技术质量关,指导技术施工 质检员负责小班生产任务、交接班检查,质量安全检查,并汇报当班完成情况 施工队人员配备 职务人数 小计 队长1名1 副队长1名1 技术员 1名1 班长1名1×3 组长1名1×3 打眼工5名5×3 爆破工1名1×3+1 喷浆工1名1×3 耙斗机司机1名1×3+1 机车司机1名1×3+1 安全质量监督员1名1×3 其他3名3×3 合计51 第2节 作业循环 1、作业循环详见作业循环图表:附表。 第3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工程质量合格%100 2优良品率%90 3总工期月12 4平均月进度m/月70 5安全消灭轻伤以上事故 6劳动生产率元/日 7工程成本降低率%3 8炮孔深度m1.8 9炮孔利用率%89 10循环进尺m1.7 11月正规循环率%60 12掘进每米直接工数工日/m 13掘进直接工效m3/工日 14每米成巷炸药消耗量Kg/m19.53 15每m3岩石炸药消耗量Kg/m31.14 16每米成巷雷管消耗量个/m55 17每m3岩石雷管消耗量个/m33.21 18每米成巷砼消耗量m3/m1.65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1节 一通三防 1、通风管理 ①、加强通风管理,局部风机必须有专人管理,其他人员不得随意开停。 ②、风筒要用抗静电,阻燃风筒。风筒吊挂平直,无脱节、破口。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严格执行(全煤巷5m,半煤岩巷或全岩严重瓦斯工作面为7m,全岩巷10m)规定。 ③、管理好工作面调节风窗、风门等设施,不得随意开风门,挪风窗。 ④、局部风机必须保证长时间运转,无论是否工作都不得停止运转。 ⑤、局部风机必须保证双风机双电源,保证“三专两闭锁”. ⑥、因故障风机停止运行,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停风区域中的瓦斯浓度,只有在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通电恢复通风。 2、防治瓦斯措施 ①、加强通风管理,掘进工作面风量不小于设计风量,当风量不足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及时查找原因,待风量正常人员方可正常作业。 ②、严格执行瓦斯检查管理制度,坚持“一炮四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③、当工作面瓦斯达到0.8%时,严禁放炮,达到1.5%时,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④、每小班必须配备两台自动检测仪来检测工作面瓦斯情况,随时观察瓦斯含量,并做好记录。悬挂位置:1)工作面风筒对侧;2)回风流中(耙斗机处)。 ⑤、爆破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0.8%时,严禁爆破。 ⑥、工作面及其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设备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⑦、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⑧、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人工通电开动。安装瓦斯自动监测装置,安设两个探头,工作面一个,回风流一个。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报警,达到1.5%时断电,回风流瓦斯浓度达到0.8%报警,达到1.0%时断电 3、综合防尘 一、 场子施工时必须执行湿式凿岩、湿式拌料、使用水泡泥、放炮喷雾、冲洗岩帮、净化通风等综合防尘措施: 1)、风机正常运转时,风机前5米设洒水喷头进行喷雾,净化风流,不得随意停止喷雾。 2)、放炮喷雾器距场子头煤巷不得大于30米,岩巷不得大于50米,采用放炮自动开启喷雾,炮烟过后用人工关闭。 3)、装岩前对浮货进行洒水,水要浇透,同时冲洗岩帮,帮顶全面湿润后方可装、运岩。 4)、喷射混凝土要执行潮喷,喷前冲洗岩帮,喷射后要养护。砂石料场要有水管做到湿料拌料。 5)、工作面水管使用2寸铁管,2寸铁管距工作面不得小于20米,在2寸铁管头接软带,其长度不得小于30米,保证工作面洒水消尘需要。 6)、总粉尘浓度≤4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1.5mg/m3。 二、设置隔爆水袋 1)、隔爆水袋距工作面60~200米范围设置,水袋长度不小于20米。水袋数量:46个(80升/个)。 2)、吊挂要求:每个水袋通过4个吊环相对布置的挂钩吊挂,吊挂角度60º。 3)、两个水袋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1.2米,水袋边与巷壁距离不得小于0.1米;距巷道轨面不得小于1.8米。水内混入5%的粉尘后换水。 4)、要定期进行测尘工作、并做好记录。 4、防火管理 ①、对揭露煤层要及时喷浆封闭,然后在锚网索支护。 ②、施工时必须防止煤层抽冒,煤层一但抽冒,应及时封闭并向空顶内充填不可燃性材料,要求充满充实。 ③、每班必须对浮煤及工作面外露煤体进行洒水,防止自燃。经常检查回风温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④、入井人员严禁携带烟、火,严禁穿化纤衣服,严禁静电火花,工作面打眼放炮,必须揣好“两泥”,使用专用放炮器放炮。 5、防抽冒措施 一、揭露煤体及破碎带前为了防止顶板的抽冒,可先采用前探刹杆超前支护,然后再掘、喷、锚索网联合支护施工。 (1)、前探刹杆施工 工作面巷道轮廓线打超前刹杆为¢25mm螺纹钢,长度3.2米,方向为沿巷道轮廓线外插角5°在拱部均匀布置,间距不大于0.3米。每掘进两个循环打一排超前刹杆形成两排交替前进。 (2)、施工时采用放小炮或手镐掘进,循环进尺不得大于1米,喷浆必须紧跟工作面,要及时封闭暴露的围岩。掘900mm全断面锚网。 (3)、放炮时采取多打眼、少装药、隔眼装药、分次爆破的方法来减少对围岩的震动,当煤体瓦斯量较大时严禁在煤体内放炮。 (4)、采用加密、加长锚索(间排距1.6×1.0米,长度为8米)锚杆、网、喷砼50mm厚的方法作为初次支护。 (5)、采用一梁三索支护方式。11#工字钢弧长3.2m自制大托梁,锚索间距1.4m,排距0.9m,即锚一圈网上一架梁(排距可根据围岩状况调整)。 二、当煤层一但抽冒,首先应及时测量瓦斯情况,如瓦斯超限,必须先排放瓦斯。瓦斯没达到停工值,可以正常施工时, 1、向抽冒区喷浆,把顶护住。 2、打锚索,挂钢筋网。锚索间排距1.4×0.9米,上托梁。下方留出足够的距离上3.2m大托梁。 3挂网做假顶,向空顶内填充不可燃性的材料,要求充满充实。 4、上3.2m自制大托梁,喷浆。 第2节 顶板管理及钻眼注意事项 1、顶板管理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每班要由班组长进行敲帮问顶。在接班时,放炮后进入工作面时必须由班组长、检查员对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其它人员进入工作面。 (2)、加强一次成巷管理,缩短围岩暴露时间,严禁预留光爆层。 (3)、顶、帮遇有大块断裂或离层时,应先设置临时支护,保证安全后再顺着裂隙、层里慢慢地找下。 (3)、严禁空顶作业,初次支护必须紧跟工作面。中等及中等稳定以上围岩和稳定性较差围岩炮前最大空顶距离不超过1100mm,炮后最大空顶距离不超过1100 mm +循环进尺,不稳定或松软、破碎带围岩(含煤层)炮前最大空顶距离不超过800mm,炮后最大空顶距离不超过800+循环进尺。 (4)、超前支护:工作面巷道轮廓线打超前锚杆,锚杆长度2.0米,方向为沿巷道轮廓线外插角5°~10°,在拱部均匀布置,间距不大于0.5米。每掘进一个循环打一排超前锚杆。 2、放炮后找完顶,采用吊环穿二寸钢管加背楔吊挂在锚杆上的方式做好临时支护。做临时支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顺序,窜铁管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根进行,严禁由里向外进行窜铁管。 (2)、上吊环前,必须用锚杆测压仪测锚杆压力是否达到8吨的标准,如果没有达到必须补打锚杆。 (3)、架设临时支护后,由当班班长负责对临时支护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时,必须重新加固。 3、钻眼注意事项 (1)、打眼前必须认真检查钻具是否完好无损。 (2)、打眼前必须检查自身的衣口、领口、袖口是否系好。 (3)、打眼前必须认真检查工作位置顶板是否支护完好,有无浮岩掉落危险。 (4)、打眼前必须检查是否有瞎炮,如有必须及时处理,要使钎头落在实岩上,如有浮岩必须清理,方可打眼。 (5)、打眼时发现岩浆不从眼口处流出,应停钻检查,打眼处岩石是否有离层、裂隙等不安全隐患,处理安全后,再继续打眼。 (6)、打眼时出现顶钻或喷孔现象时,必须停止打钻检查瓦斯情况,是否有瓦斯突出危险,处理安全后,在继续打眼。 (7)、不允许在残眼内继续打眼。 (8)、打眼时为避免断钎伤人,推进凿岩机时,不要用力过猛或横用力,钻工应站稳站牢,随时注意断钎伤人。领钎人员没有离开钻前方时,钻不可全速推进.领钎人员应紧衣紧袖,毛巾头不可露在外头。 (9)、一定要把胶皮风管和风钻接牢,必须带保护龙套,并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以防脱伤人。 (10)、工作面全部炮眼钻完后,要把凿岩机具清理好,并撤至安全地点存放。 4、工作面探眼施工措施 1、为了掌握工作面前方煤、岩性赋存条件,每次掘进打眼前必须在工作面施工5个超前探眼,钻孔长度为5m(详见探眼布置图)。打探眼施工顺序为①---②---③---④---⑤,每次掘进打眼前必须打探眼。 2、工作面必须备有两根以上5.5m长的钎杆。 3、打探眼前工作面帮顶锚杆空顶距不得超过措施规定,必须有临时支护,工作面围岩层节理发育、破碎必须锚喷至场子头,工作面的浮危岩石找净,严禁空顶作业。 4、打探眼前,当班班长亲自检查工作面风筒风量及探头吊挂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否则不准打探眼。 5、打探眼前,必须检查工作面是否存在瞎炮,如留有瞎炮必须按原措施规定处理瞎炮后,再打探眼。 6、超前探眼要采用套钎子杆施工方法,先用2m钎子杆钻到位后,再使用5.5m钎子杆钻到要求长度,以免断钎伤人。 7、打探眼时,不准开耙斗机捣货、装车,工作面后8m范围内严禁做其它无关的工作。 8、打探眼时,必须在瓦检员和当班班长共同在现场监督,保证探眼的深度、角度,检查每个探眼内的瓦斯含量。若探眼内瓦斯涌出异常、见煤、涌水量大,打眼时发现顶钎,立即停止工作面掘进,并向工区调度、矿建处调度汇报。 9、由一工区机电班必须班班检查工作面开关、耙斗机、喷浆机、电机车等设备,防爆率必须达到100%。 10、超前探眼施工完成后,必须用探眼小旗标记好。 11、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佩戴自救器,熟知避灾路线,一旦发生灾变迅速撤离。 第3节 火工品管理与放炮安全 1、爆破器材,必须由爆破工亲自领取,必须用专用兜子送到工作面。 2、爆破工必须把炸药和电雷管分别存放在专用的火药雷管箱内,并加锁,建帐,严禁乱扔乱放,炸药箱存放在距工作面120m以外的有掩护的安全地点,雷管箱与火药箱的距离不小于20m。 3、装配起爆药卷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器设备和导电体的爆破工作地点附近进行。严禁坐在爆炸材料箱上装配起爆药卷。装配起爆药卷数量,以当时当地需要的数量为限。 ②、装配起爆药卷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冲击,折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缘层。 ③、电雷管必须由药卷的顶部装入,严禁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内。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④、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必须用脚线将药卷缠住,并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 4、装药前和放炮后班组长必须敲帮问顶,瓦检员必须检查瓦斯,如放炮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不准装药放炮。严格执行一炮四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设专职瓦检员,井下交接班,按规定做好记录。 5、装药前必须把放炮母线扭结短路,电雷管扭结短路,装药后必须把电雷管脚线悬空,严禁电雷管脚线和放炮母线同运输设备等导体接触。 6、放炮母线联接前,要检查母线是否有电,如发现有电,一定要查明原因,彻底排除杂散电流的影响。联线前远离工作面一端的母线扭结起来,不得接触其他导体,以防井下杂散电流经母线开成通路,联线时无关人员撤离工作面。放炮母线不许有明接头。并且要达到绝缘。 7、爆破前,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进行。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爆破工一个人操作。爆破前,班组长必须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准下达起爆命令。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5s后方可起爆。装药的炮眼应当班爆破完毕。特殊情况下,当班留有尚未爆破的装药的炮眼时,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一个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8、放炮器的钥匙必须由爆破工随身携带,不得转交他人,不到放炮通电时,不得将钥匙插入放炮器内,放炮后,必须立即将钥匙拔出,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 9、爆破工必须最后离开放炮地点,并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进行放炮,人员躲蔽、警戒、爆破工距放炮地点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直线大于120m,曲线大于100m,而且躲蔽时必须有掩护体,其他人员必须在放炮工身后隐蔽。 10、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吹散,爆破工、瓦检员和班组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拒爆、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 11、通电后装药炮眼不响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钥匙,并将放炮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接成短路,至少再等15min,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不响原因。 12、处理拒爆、残爆时,必须在班组长的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如果当班未能处理完,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在连线起爆。 ②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③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不论有无残余炸药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拒爆、残爆炮眼。 ④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回收未爆的电雷管。 ⑤在拒爆处理完毕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13、严禁放明炮或糊炮,炮眼封泥长度不得少于500mm,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小于300mm,开帮拉底、浅眼爆破时,必须封满炮泥,所有施工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水炮泥紧靠炸药)。 14、爆破作业七不准:没有检查瓦斯、没有排除积聚瓦斯、没有消除煤尘隐患、没有充填炮泥和水炮泥、没有消除电器失爆、没有加强支护、没有专职放炮员和放炮器、不得放炮。 15、炮眼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 m,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 m。 16、放炮警戒:放炮及警戒1位置设在南一石门开门点以西120m后,并用道木设掩护体。爆破后由班组长,瓦检员,放炮工进入工作面检查无危险后方可撤除警戒(详见放炮警戒图)。 第4节 装岩、运输安全措施 一、耙斗机管理: 1、移设耙斗机时,队长必须亲自在现场指挥。 2、耙斗机的大绳必须做定期检查,不得有悠动的断股、断丝,接头不许有大疙瘩,斗子上不得存有乱绳。 3、耙斗机装货时,耙斗机运行区域内禁止行人或做其他工作,滑子前方5米以内不得有人。 4、牵引滑子不准挂在锚杆上,耙斗机软硬护拦配备齐全,并安装牢固。 5、耙斗机两侧操纵把附近不许有浮货、大块等,确保操作方便。 6、耙岩时,滚筒上的余绳量不得少于三圈。 7、耙斗机前的矸石高度不得过高,以保证司机的了望。不得超过巷道高度的1/3,机身两侧不得有积岩。 8、耙斗机前的风水带必须有铁丝挂起来,风水带不得跑风和漏水。 9、移设耙斗机先把耙斗机的两侧浮岩、杂务清理干净,保证耙斗机司机的人身安全。 10、往前挪耙斗机时要把电缆和开关连接好。耙斗机运方操作按钮必须挂在耙斗机上便于操作的位置,严禁用磁力启动器本身按钮直接启动。 11、按永久铺轨标准铺设轨道,道木700mm1块,轨条要平直,道木底要垫实。 12、平巷挪耙斗机时,尾槽下挂一辆空矿车,用枕木与耙斗机接触,防止耙斗机腿子卸下后,尾部下沉把耙斗机撅掉道同时要将卡轨器卸下。 13、往前挪耙斗机时采用自身牵引、绞车牵引的方法,不许用机车挪耙斗机.同时随机要设专人看护电缆和往前送电缆,自机牵引时要把牵引滑子安设在耙斗机的正前方,高度要与耙斗机机身一平,耙斗机司机时刻提高警惕防止耙斗机掉道,同时要有专人监护。绞车牵引是要有专设的信号点,牵引时要慢挂慢下,耙斗机附近禁止有人作业。 14、耙斗机挪到位后,当既把四个卡轨器、两处地锚、两个腿子、软硬护栏安设好,并且随时检查。 15、耙斗机上不得有存货,开车前发出信号,确认前方无人后方可作业。 16、严禁用钎子杆开耙斗机,应用专用把手启动。耙斗机司机操作使用中不得将两手把同时压紧,以防悬起耙斗。 17、耙斗机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超过20m。耙斗机距工作面最小距离不得小于8。 18、遇有直线长400毫米以上的大块,必须手工破碎后方准装车。 19、运轨道必须人力推平板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一次只准推一辆车,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时,必须发出警号,特殊地段(转弯处、坡度超过±6‰)必须设专人警戒。 二、人力推车时遵守下列规定: ⑴、人力推车时一次只准推一辆车。 ⑵、推车时必须时刻 |
|
下载地址: | 文档地址1 | |
下载帮助: | ![]() ![]() ![]() |
|
相关软件: | 无相关信息 | |
下载说明: | ⊙推荐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