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培训管理标准
QG/XQ0520-2009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以下规范的相关条款:《永煤集团员工培训管理考核办法》(永煤人劳〔2007〕150号)。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员培训管理中的培训内容、信息传递、考核,适用于培训管理的实施与考核。
三、标准内容
(一) 全员培训内容
1.全员培训内容由“企业文化与公共知识”、“岗位技能与业务知识”两部分组成。“企业文化与公共知识”每次学习内容100-150字;“岗位技能与业务知识”每次学习内容由四题组成(每周一题),四题总字数250-350字。
2.“企业文化与公共知识”全矿统一,由培训科出题。科室“岗位技能与业务知识”由科长负责出题;采煤队、开拓队、掘进队、通风队、探防队“岗位技能与业务知识”由区队技术负责人出题报生产科分管副科长(主任工程师)审核,生产科分管副科长(主任工程师)审核后上报培训科;机电一队、机电二队、运输队、机修厂、服务公司由技术负责人出题报机电科分管副科长(主任工程师)审核,机电科分管副科长(主任工程师)审核后上报培训科。
3.每月18日之前,各区队技术负责人将“岗位技能与业务知识”内容上报生产科(机电科)审核;每月22日之前科室将“岗位技能与业务知识”内容上报培训科。
⒋每月25日之前,培训科将各科室、区队下月全员培训计划发至各单位。
(二)全员培训考核
1.全员培训由矿成立考核小组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成员由培训科科长、生产科科长(分管副科长、主任工程师)、机电科科长(分管副科长、主任工程师)、安检科科长(分管副科长、主任工程师)、政工科科长、监察科科长、纪委办公室主任、工会办公室主任组成,培训科科长、政工科科长为考核小组组长,考核小组组长负责考核组织工作。
2.全员培训考核每月进行一次,全矿所有区队及科室均单独进行考核,考核时间为每月25日至月底结束。
3.各单位全员培训考核成绩用百分制进行评估,具体评分标准和要求如下:
(1)全员培训考核成绩由学习内容质量、学习笔记、现场提问三部分组成,其中学习内容质量和学习笔记分别占20%,现场提问占60%。
(2)学习内容有一处与岗位不紧密相联扣5分,20分扣完为止;学习笔记每次考核时随机抽查20%,发现有一本记录内容不齐全或记录潦草扣1分,学习记录本每少1本扣1分,20分扣完为止。
(3)现场提问考核人员数量为参加被考核人员总数的30%(考核总人数不少于5人,被考核人数低于5人的科室全员考核),被考核人员个人成绩由考核小组提问人员依据其回答的完整性、熟练程度、理解程度进行打分,单位现场提问考核成绩为所有参加人员的平均分。
(4)现场提问考核,区队利用班前会的时间进行,考核班次由考核小组随机确定,区队被考核人员必须为该班次所有出勤人员,不得人为增加和减少;科室被考核人员为当天(班)所有出勤人员,不得人为减少;否则每发现一人次扣减本单位考核总成绩5分。
(5)现场提问考核,区队和科室至少有一名正职和一名副职参加考核,否则每少一人次扣减本单位考核总成绩5分。
(6)区队在矿现场培训实习基地进行一次有效实地培训(指向培训科报有计划,培训时至少有一名副队长带队,培训科与相关业务科室有人参加),月度全员培训考核总成绩加1分(总分5分,加完为止)。
(三)全员培训奖惩
1.全员培训考核结果为各单位学习工资发放的依据。各单位全额学习工资比重为本单位工资总额(除学习工资之外)的5%。
2.单位月度全员培训考核成绩90分以上(含90分)全额获得学习工资(即工资总额的5%);单位月度全员培训考核成绩80分以上(含80分)获得学习工资的60%(即工资总额的3%);单位月度全员培训考核成绩80分以下取消学习工资。
3.矿每月对区队和科室全员培训考核成绩前三名的单位分别进行奖励,第一名单位正职奖励800元(副职80%),第二名单位正职奖励600元(副职80%),第三名单位正职奖励500元(副职80%)。
4.每季度对考核小组组长奖励500元,小组成员奖励400元。考核小组未按照本标准进行考核对小组人员对等处罚。
5.未按照本标准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全员培训内容者,每推迟一天罚款200元。
6.上报全员培训内容发现一处与岗位不紧密相联,对上报人罚款200元。
(四)相关要求
1.各单位每月都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学习考核(月底之前完成),考核结果要与个人工资挂钩,要以正向激励为主,引导和激发员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安检科将此作为每月“双基”检查的必检项目,凡未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组织全员学习的对所在单位扣“双基”考核分5分。
2.“岗位技能与业务知识”学习内容要与岗位实际紧密结合,学习内容时要有计划性,兼顾全面性与巩固效果,半年内学习内容不得有重复,半年以后要适当进行重复学习巩固。
3.各单位在上报“岗位技能与业务知识”培训内容要明确工种、学习时间、地点、授课人。
4.培训科用月度全员培训计划的方式将全员培训内容下达至各单位。
四、信息传递
(一)本标准本标准本标准输入信息
“企业文化与公共知识”学习内容;各单位“岗位技能与业务知识”学习内容;各单位自行考核成绩。
(二)本标准本标准本标准输出信息
月度全员培训计划;各单位月度全员培训考核成绩;相关奖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