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陈景胜:邳州我第二故乡

作者:陈景胜 2014-08-04 09:53 来源:煤矿安全网

邳州我第二故乡

——写在大运河申遗成功之际

陈景胜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的内陆连续水运体系。近日,欣闻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经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总数达47处。大运河是现存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凝聚了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晶。感到非常高兴,感慨万千。

在1992年还没有撤县建市时邳州叫邳县。1964年那年春天,我们全家从徐州港来到邳县港。从此,每当春天姗姗来临时,我总要到运河边去赶春天的脚步。望第一缕升起的炊烟,听第一声鸟鸣,赏长河落日圆的悲壮……我披星戴月地在这方热土地上守望了50个新春。春阳里,厂房像地上的星星,遍布四野,那蛛网般的生产运输线,从我的脚下穿过。那飞溅耀眼的钢花,那呼啸奔流不尽的滚滚,乃是我的生命之源。每到星光初露,月儿探头,我就会扛起一把铁锹,沿着弯弯曲曲的巷道,去放牧我的精神思绪。晶莹的露水会嬉戏我的双脚,“夜莺”会在我的头顶唱歌。马达的合唱与百虫的唧唧,是港区最动听的音乐。虽然我并不曾得过金钱荣誉包装的“星”,可我却是这片煤港的天空上的一颗星。在这申遗成功的日子里“修炼”,我真正理解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记忆中,儿时夏日,每天在过往船只悠长的汽笛声里,在清凉干净的河水中嬉游,在水边茂盛的芦苇丛中寻觅鸟窝,在“高大”而厚重运河大桥上看船来船往,小伙伴们稚嫩的小脚,走遍了南北大堤,享受过每一处水的清凉。记忆中,至夕阳西下,暮色黄昏,运河旁边,渔人们将收获的大鱼、小鱼,一字儿排开,过客们停下自行车、停下脚步,与卖鱼者讨价还价,以新鲜的河鱼为自己一天的忙碌收尾,最喜爱的是那刚出水的运河鲤鱼,鲜美醇正,至今难忘!记忆中,一株高大的榆树,像一面绿色的旗帜在邳州三叉河的上空飘扬。高大、茂密、生机勃勃的树啊,一望见你,我的目光一瞬间就绿了。

我那植物一样依恋的根就在你深厚的泥土之中。它们吸取着你丰富的营养,并向着泥土的最深处扎入。一方热土地在我身上泛着金子的光泽。在运河大堤上,我极目着京杭大运河河的广阔和无垠。在这茫茫广袤的世界上,我的生命就是和这样的一片土地充满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和这样的一片土地盘根错节地纠缠在一起。

邳州这片热土地在心中永远是美丽、温馨、神圣的。一把铁锹、一个水壶、一根钢钎、一座高炉、一间工具房、一句句南腔北调、一声声劳动号子,常常占据我记忆的空间。不管在何时何地哪怕是离热土地最遥远的地方,甚至是受一副水墨画或一个木刻画的触动,心中便立刻充盈起一股思恋之情。热土地,我就是这样依恋着你,寻找一千种理由一万种理由歌颂你。虽然我的声音总是那样沙哑,像啼血的杜鹃和哀鸣的猿类,但在那辉煌鲜艳的黄昏天幕上你会听到它的回声。我常常想起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邳州这片热土啊!在春的注目里,你又醒来了,遥远的太阳是永远热恋着你的情人。在热土上感到比钻石还要珍贵的就是这母乳一样的阳光。我深情地注视着这片热土地——京杭大运河穿行在季节的缝隙中,就像热土地上的银链。它像热土地默默呈现着一种柔情蜜意。在这样的春天,没有谁再思考岁月多么沉重,没有谁再慨叹灵魂的苦闷和精神的压抑。热恋的情人在运河大桥两岸翠绿的林荫道里剪出一幅又一幅古典而朴实的身影。邳州港人的脚步声永远是那么沉响,肩扛着热土地带来了积攒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力量。那些充满沧桑感的老人们对岁月和热土地的深切而又丰富的感受和理解,永远代表着一种观念。但在这春的力量里,老人似乎也年轻了,仿佛他们的皱纹与苍老无关。他们在这样骚动的季节里最容易想起自己年轻时的鲁莽、勇气和美妙,想起他们一起老了的情人年轻时的摸样,想起他们已逝的日子里也曾有过这样热烈的季节。

那时的邳县,大规模排放污染物。建设者洒下辛劳的汗水,把邳州建成工业城市,但却不是一座环境优美的人居城市。人们呼唤山清水秀,呼唤空气清新,呼唤安居乐业。

不禁想起了《吕氏春秋》的一则故事。在吕氏那个时代,法律规定不许乱砍滥伐,要让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因而设有掌管山林的官吏,专门巡视树林。曾经在一个村子,村长的一个儿子,因为私下去山坡上砍了一棵树,违背了这一项法律而被村长亲自送交衙门依法办理。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呢?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也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现在的小学生课本上,有一本非常好的书,书名叫《科学》,其中说到了园林绿化、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等;说到了人与动物、与植物和平相处。让大家保护大自然,爱护一花一草一木……这是我们的需要,也是从小学生开始,对我们下一代教育的需要。

“人人为绿化环境出一份力!美化我的家园!”

早在几年前,这便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具体的行动。在邳州市委的带领下,这其间,有着园林绿化员工的艰辛努力,也有着一百七十八万邳州儿女的共同参与。邳州人是懂得进取和创新的,他们正以自己的努力化解这个规律。在这个阳光特别眷顾的城市,邳州人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古景点发展了旅游业,让这座城市焕发了新的生机。每人植一棵树,每人用自己的爱心布置一片草坪,那么,沙漠也会变成绿洲,荒野也会长出清新……如今,远方的鸟儿乐于来这里筑巢。这是哪里啊?这就是我们生活、工作的地方——新邳州。这里是全国百强县之一,也是一座园林式的美好城市;来邳州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因为在这里有老县长李清溪带领邳州儿女栽下的水杉——成为“天下水杉第一路”,又新开发了许多古景点,这就是我美好温馨的家。

运河文化遗产可谓与生态环境改善、运河沿岸民生紧密结合。如今的邳州,高楼大厦林立,人们安居乐业;满眼是绿,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你随便走哪里,都干干净净,没有过去的脏、乱、差。绿色自然环境之美与这里的少男少女之美相得益彰,焕发出时尚的气息。这是环境美化的结果,这是人人呵护我们家园的结果。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变化,这一变化使我们的城市成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省卫生城市”。

而近年来,邳州对城市交通和城市环境大刀阔斧的改善,使这座新兴城市焕发了更加迷人的青春魅力。如今,身处邳州,不管是远方来的客人,还是这座城市的主人,对邳州的环境,都不再是诅咒,而是由衷地赞美。作为一名邳州人,我更是感到骄傲与自豪,同时,也感到肩膀上有了一份呵护美好家园的责任。大运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一座文学的宝库,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许多伟大的作品。在大运河成为世界遗产的时候,我们要有责任和使命,写出新的传世作品。

大运河申遗成功不是终点,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迈出了第一步;只是又一个传承悠久文明、保护古老文化的新起点。中国大运河作为“活性遗产”,现在正式进入了世界文明的平台,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借着大运河的文化光芒前行的动力。同时,更是对中国当代人的考量,我们是否能够应对得了历史重任的挑战?因此,申遗仅仅是一种手段,合理的保护、发展和利用才是真正的目的。“重申遗、轻保护”是一种短视行为,各地方政府要保持冷静头脑,不要因为申遗成功了就放松保护,不能把重点放在过度开发利用上,要让世界遗产的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如此,大运河文化遗产才会真正拥有尊严,大运河遗产保护才有坚实的基础。如此,它们才会给我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比拟的隐形价值。大运河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它就像一条绚丽的彩带,猎猎飘扬在华夏大地上,熠熠生辉。

我们要积极开展大运河保护和宣传活动,让公众了解、亲近大运河遗产,宣传展示大运河遗产保护成果。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恢复大运河的历史风貌,保护好运河文化景观,运河文化的传承等等,让蕴含丰富精神内涵的大运河流淌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些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