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平:老爸这辈子
老爸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煤矿工人,一辈子循规蹈矩勤勤恳恳地在井下服务了三十年。为了我们姐弟几个的成长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他没有读过多少书,没有太多的话,却默默地扛起了这个家的责任。我们小的时候,家在农村,他要一个人在矿上上班,休息不多的日子,他总要把矿上的干粮买点送到百里之外的家里,那时候交通不便,他甚至骑自行车回家,一百多公里的路他要整整走一天,其中的辛苦就不用说了,在我们看来,他带回去的干粮就是最好吃的东西。记得有一年过年,他买回去三十斤带鱼,对在老家不常吃肉的我们那就是人间美味,吃鱼的日子到回想起来那滋味现在怎么也找不到感觉了,可能是现在的东西人为添加的东西太多再也找不到那种纯天然的味道了。
老爸生在战争的年代,听他讲述日本进村的故事,一幕幕如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昨天,他说日本人进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是东躲西藏才勉强保住命的。全国解放后,他不甘心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种地,为了生存他和同乡徒步走到外面的煤矿找工作,那时候说是找到工作了,其实就是找了一个管饭的地方,每天除了没日没夜的干活就是到时候能吃上一顿饱饭,要是能吃上一顿肉菜大米饭那就是过年了。那时候井下条件不好,出煤全靠人工,人到井下一个班都直不起腰来,就在那样的环境下,他却一天一天地坚持下来了,想想和他们那个年代,我的生活工作条件要比他们好一百倍,我却不知足嫌工作辛苦,认为上班是件痛苦的事,和老爸那时候比起来我真是幸福,所以我要珍惜我的工作岗位,干好本职工作。老爸在阳泉工作了几年后来到凤凰山矿,一直从事井下工作,在井下的工作时间长了,慢慢的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打眼放炮,敲帮问顶,那个地方会出现危险他都知道,他在井下几十年从来没有出现过工伤,年年被评为劳模,他把心全放在了工作上。他的生活除了上班就是睡觉,一个月要上满班,为了生活他舍不得休息一天。那时候工资并不多,上一个月就是几十块钱,后来慢慢地挣到了一百多,而这一百多是我们全家五口人的生活来源。即使这样,他还是那样乐观,尽管也要为生活上的琐事吵架,但是他还是把我们这个家撑下来了,虽然我和我哥不是他亲生的,我们三个人从小到大,从成长到走上工作岗位,一桩桩一件件他都做到了一个父亲该做的一切,他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我要好好的孝敬他的晚年,让他幸福快乐。
老爸这辈子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却有一个吹笙的爱好,他虽然七十多了,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学习吹笙的劲头却让我们看了都不得不佩服,他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学,一个字一个字地背,平时有时间就在凉台上修理他的笙,每天要到外面练习,他们成立的夕阳红老年乐队每年春节都活跃在矿山的舞台,家里的红白喜事也有他们的影子,他的生活充实而又快乐,他是一个健康乐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