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焊工岗位技术标准
电气焊工岗位技术标准
一、一般规定
1、电焊工、气焊工必须经身体检查,培训和考试合格后,发给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徒工必须有师傅带领。
2、焊接场地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应备有消防器材,有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3、乙炔瓶、氧气瓶周围10米范围内,禁止烟火,乙炔瓶与氧气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7米。
4、焊工使用的防护工作服,上衣不得掖入裤内,裤脚不得卷边,鞋苫不得扎在裤脚外。
5、对受压容器、密封容器、各种油桶、管道及沾有可燃液体的工件,必须事先清除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解除容器及管道的压力,消除容器密闭状态(敞开口、旋开盖),再进行工作。
6、在焊接、切割密闭空气工件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在容器内焊接,外面必须设人监护,并有通风措施。禁止在已刷好油漆或喷过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7、电焊机接地零线、电源线及工作回线不得搭在易燃、易爆物品上,不得接在管道及设备上代替接地线或工作回线。电焊机绕组绝缘不得有焦化、脆化、破损等缺陷,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兆欧。
8、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间、场所或煤气管、乙炔管、氧气管附近焊接时应取得消防部门的同意,并有安全措施。
9、高处焊接时,除遵守本规程高处作业有关安全规定外,还要有安全措施,地面有人监护。下面有易燃、易爆物品必须移出10米以外。
10、工作结束,应检查场地,灭绝火种。切断电源、气源,方可离开。
11、使用气瓶应按本规程乙炔气瓶和氧气瓶有关安全规定。
二、手工电弧焊
1、电焊工应掌握一般电气知识,熟悉灭火技术及触电急救方法。
2、电焊机电源线长度合适,线路跨越道路应架空或加保护盖,电焊机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焊钳绝缘必须良好。
3、雨天不准露天进行电焊。在潮湿地带工作时,应站在绝缘物品上,并穿好绝缘鞋。
4、电焊机的电源接线,应由电工执行。
5、停机时,先停电焊机负荷,方可切断电源开关。
6、移动电焊机时,须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
7、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时,应设挡光板。
8、操作时,人体不要接触在钢板或其它导电物体上。
9、焊接有色金属工件时,应通风排毒,必要时,操作者应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10、电焊机空载电压和工作温度,不得超过该机允许规定。
11、禁止两台电焊机同接一个电源开关。
三、手工气焊(割)
1、每根乙炔软管必须有防止回火装置。
2、乙炔瓶、氧气甁、胶管接头、阀门的紧固件应紧固牢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氧气甁及其附件、胶管、工具上禁止沾油。
3、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漏气,可用肥皂水试验,周围不准有明火或吸烟。
4、开启氧气或乙炔阀门时禁止撞击,防止产生火花。
5、工作结束,应及时关紧氧气阀和乙炔阀,不准将焊炬放在容器内或工作台下。
6、使用焊(割)炬应遵守以下规定:
(1)焊(割)嘴不得沾染油脂、泥垢,配合锥面不得碰毛。
(2)焊(割)嘴必须用螺母压紧,不得有松动和漏气。
(3)焊(割)嘴孔道必须畅通。
(4)氧气阀和乙炔阀灵敏可靠,不得有泄漏,不得沾染油污。
7、使用氧气、乙炔软管应遵守以下规定:
(1)氧气管必须采用能承受20个大气压的红色橡胶软管,乙炔管必须采用能承受5个大气压的黑色(或绿色)橡胶软管,必须有合格证,否则不准使用。
(2)橡胶软管有漏气、老化、鼓包和变质时,不得使用。管内应保护清洁,不得有杂物。
(3)橡胶软管长度一般为10-20米。软管不得放置在电缆、高温熔渣或高温工件上。
(4)乙炔管堵塞时,严禁用氧气或压缩空气吹除。
(5)发生回火时,应先关氧气阀,后关乙炔阀,乙炔管着火时,可采用弯折软管的方法,将火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