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浅谈外购煤工作中的廉洁风险防控

作者:黎明俊 2014-03-25 10:36 来源:川煤集团达竹公司石板选煤发电厂

 

        外购煤是提升我厂入洗能力的一个重要资源。通过收购地方煤矿煤炭资源以提高煤炭洗选加工回收率,稳定煤质的一项经济行为。外购煤不仅可以起到调节改善煤质的作用,而且能通过这样经济行为,进一步占有煤炭资源,形成区域绝对控制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由于,收购小煤采取按质论价市场化定价机制,不同质量等级的煤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在利益的驱动下,个别外购煤供户就尽可能采取以劣充好、掺杂作假的方法,提高煤质等级,赚取级差利益。同时,还存在个别外购煤供户采取极端方式,通过腐蚀、拉拢、收买工厂重要环节岗位从业人员,参与弄虚作假,达到损企肥私的不法目的。外购煤收购行为利益与风险并存,如何从完善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运用新技术上防控潜在的风险,做到风险点无风险、敏感岗位不敏感,是当前工厂必须加强风险防控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廉洁经营、廉洁从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外购煤采制化环节的潜在风险 
 
        外购煤入厂验收环节是工厂与外购煤工供户利益博弈的“主战场”,是双方关注的“焦点”。必须分析透外购煤入厂环节潜在的风险,才能做到知微见著,防范于未然。
 
        1.采样决定验收煤质等级也是收供双方关注的焦点和产生争执的重点。实行按质定价市场化运作的收购方式,是鼓励外购煤供户按价格杠杆供给相对等级品种煤的有效举措。在外购煤供煤过程中还有可能打开一个“口子”,就会给工厂利益带来损害。质量决定价格、价格关乎利益。因此,验收煤质等级必然是双方关注的“焦点”,而采样人员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煤质等级。所以,采制样(包含采样前铲车司机对入厂煤煤堆进行的破、推、铲)程序和操作是否规范是风险防范的重点内容。 
 
        2.制样缩分环节是煤质定级的关键,是风险防范的重点环节。如果说采样环节直接决定了煤质等级。那么,制样环节就是影响煤质等级主要因素。经收方有关人员采制出的煤样代表了本批次收购煤整体的质量状况,所以制样环节如果出现偏差或人为因素的干扰,那么本批次煤的整体质量状况就会失真,进而使煤炭等级产生变化,达不到验收要求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进煤业主、企业收购双方都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3.测矸及全水份的制作过程是潜在的主要风险环节。由于测矸采取随机采样的办法,在入厂外购煤中任意一车采取一定的煤炭,通过筛面进行过筛,检测计算出含矸率。因此,整个过程取样成为风险防范关键。而全水份的取样制作,就必须在外购煤入厂后,立即使用密封的容器采取具有代表性样品,才能真实反映本批次煤炭的全水份,要求做到及时、客观。
 
        4.煤样缩分后送样过程是高危风险环节。规范有序地完成整个采、制样过程后,就必须将煤样移交到化验室制作分析样。这个过程往往也是被大家容易忽视的环节,又是容易发生潜在风险的环节。这时煤样己脱离大多数人的监督和视线范围内,一旦在这个过程发生意外,则前面规范的采制样全都“前功尽弃”,只要别有用心人员往煤样中造假,那么最终煤样化验数据就失真、失实。 
 
二、外购煤工作风险的防范对策
 
        外购煤工作中存在较大的风险,但是由于工厂生产经营的现实需要,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风险、防范风险和消除风险,决不能因为风险的存在,而因噎废食,放弃外购煤收购行为。为此,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正视风险,深入研究,提高潜在风险的预见性,立足建章立制,防微杜渐,加强风险防控,不断改进监督手段,促进公平、公正,确保外购煤收购经济活动的健康开展,切实维护好工厂利益。
 
        1.强化外购煤工作从业人员廉洁从业教育,从思想上筑牢防腐堤坝。思想决定行动,没有一支政治纪律可靠,作风优良的从业队伍,风险防范就无从谈起。因此,风险防范的首要前提设置好外购煤工作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将廉洁从业与其政治前途结合起来,实施个人申报制度、廉洁承诺制度、廉洁审查制度、上岗前廉洁谈话制度,将正确的人选用到正确岗位上,才能有效降低风险。其次重点突出“管好人”,教育是“管好人”的关键。在健全和完善廉洁从业教育机制的基础上,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廉洁从业教育,要不断改进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和载体,成立廉洁宣讲队,采取座谈会、学习会、看警示(幻灯)片、听报告、以案说法、参观廉洁教育基地、阶段性廉洁从业思想汇报的方式,增强从业人员法制观念。“无知才会无畏”,只有让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入耳、入脑、入心,学会计算违法成本帐和亲情帐,使外购煤工作岗位从业人员对违法违规的后果产生敬畏心理,才能自觉管束自己的行为,抵制各种诱惑,增强防腐拒变“免疫力”,变“要我廉洁”为“我要廉洁”。
 
        2.健全企业机密管理制度,防止数据失管、失密。外购煤工作岗位从业人员凭借岗位优势,或多或少都了解掌握一些生产经营数据,对外而言,这些数据就是企业机密,如:煤质化验数据、在线灰分仪实时检测数据等。然而,由于机密管事制度不健全,教育培训不到位,造成个别从业人员认识模糊,把握不好尺度,容易出现数据外泄现象,造成工作被动。对此,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分门别类归纳属于工厂经营秘密的项目,限定掌握范围。并抓好岗前教育培训和贯彻执行工作。同时,要抓好外购煤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在重要场所设置警示标识,限制无关人员出入,做好保密工作。对于敏感数据要统一加密保管,有理有节地控制外来人员进出要害部位,防止敏感数据失管、失密现象的发生。
 
        3.不断完善验收机制,堵塞管理漏洞。要因地适宜地不断修订完善外购煤入厂验收入厂制度,深入研究查摆验收过程中出现新问题和新倾向,不断改进验收方式。要立足公平、公正的原则,增强制度执行的随机性,如:采制样人员的选定、确定事前不固定,临时随机选定,让别有用心人员无迹可循,破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难题,防止出现外购煤供户“看人”选时供煤。要适时改变煤堆推铲取样方式,防止业主掌握规律后,采取质量“包装”,堵塞管理漏洞。
 
        4.运用先进技术,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体现公平性。要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特有的公正性,配备完善采制化专用设施设备,采用联合制样机,对外购煤样进行机械化缩分,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争议和可能出现的廉洁“漏洞”。要制作、使用半机械化测矸工具,提高数据的真实性。要发挥利用电子监控设施的作用,让整个外购煤入厂的验收采样、缩分、制样、送样及化验过程置于电子监控范围内,以便相关部门审查、核验、监督,确保外购煤入厂后的过程的公平性和规范性,减少人为操作可能产生的误差。
 
        5.加强送样环节监管,防止人为操控行为发生。由于外购煤采样现场与制样化验操作间存在一定距离,整个过程结束后,往往容易忽视送样环节,而且送样过程也脱离了监控范围,容易形成监管漏洞,给外购煤供户使用不正当手段留下可乘之机,利用不法方式人为改变煤样质量。为此,一是要将煤样分为备查、化验、外购煤供户、职能部门各存管一份,以便检查核对。二是在现场增设监督管理人员,若有异议,立即取出全程跟踪比对;加大备查箱煤样抽查检测检验力度。三是加强送样环节的监管,当班监管人员要参与监督,对送样过程严格执行双人押解方式,使煤样不得脱离监管人员视线范围,并监督送样人与化验员安全完全交接手续和制作分析样过程,堵塞可能产生的管理漏洞。
 
        6.提升监督手段,兼容内外全过程监督。首先确定外购煤工作的流程并严格按照流程规定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对外购煤监督手段除了加大外购煤存查样抽查监督和产率测试外,还要适时采取包括对外购煤供户考察、定价、合同谈判和签订、资金结算及付款方等过程监督。不定期对汽车运输过程、外购煤产地(堆场)等方式明察暗访。对外购煤供户回访,向供户宣传工厂廉洁建设规章制度和交谈工厂外购煤工作从业人员在从业过程中是否有不作为和乱作为损伤外购煤供户利益的行为。
 
        7.夯实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的能力。纪检监察队伍应加强外购煤管理有关规定的学习,明确了解制度细则在现场执行落实情况,详细掌握各环节可能潜在的风险。否则,就是在监督眼皮之下“做手脚”、“搞违规”也无法识破,成为“灯下黑”。对此,纪检监察员要深入现场,学习企业规章制度落实执行的方式,对验收规定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只有纪检监察人员具备了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才能在监督过程中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履职的能力,真正起到监督作用。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