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夏开林:南北漂泊双亲愁 龙滩就业阖家欢

作者:夏开林 2013-09-01 11:15 来源:华蓥山广能公司

  12岁那年,我便随父亲“农转非”迁移到煤矿生活,农村的大叔大婶都羡慕我以后再也不会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日子。我在这样的氛围下无忧无虑的成长,快快乐乐的度过了我的学生时代。

  1997年,我高中毕业未能考上大学,整天无所事事。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建议我去重庆读“煤技校”。毕业后回煤矿就业,学费还可以报销。但那时我已在矿山生活了八年,见证了矿山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叫人痛心。为此,暗暗立志不到矿山就业,一意孤行的踏上漫漫的打工征程。

  1997年9月28日,我飘泊至北京,在一家KTV做起了服务生,工资不高。但白天不用上班,坐公交车也便宜,到处游玩,乐而不倦。转眼到了1999年6月,父亲在矿上工作因粗心,脚趾被矿车轮辗压住进了医院,母亲每天又要上班,坚决让我回家照顾父亲。我于是匆匆忙忙的结束北漂的打工生涯。回到家,对自己“北飘”进行了“盘存”:打工两年才存款3000元。当把钱交给母亲的时候,她却笑着对我说:“还是能干,有存款,你堂哥出去打工,还叫你伯父寄钱去才能回家呢”!当时,母亲的幽黙让我哭笑不得。

  1999年9月,父亲的脚好了,不再需要人护理,二老再次劝我在矿山报名就业,老了才有保障。其实,我也曾想过,年轻打工挣钱还很好玩,但攒不起钱,谈何养家?养老?联想父亲在矿山工作三十余年,小伤无数,大伤几次,母亲操碎了心;还想到邻居和蔼可亲的叔叔在一次安全事故中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想到这些,我再次拒绝了双亲的建议,仍然一意孤行的选择南漂广东。

  2000年2月,我在广东中山的一家大型制衣厂成为流水线上的岗位工。一个月休一天,忙时没休息,工资还算可观,但加班很普遍,每天工作16小时之多,记件没加班费,不加班被罚款;过节从不放假,同样没加班费,没其他待遇,对于现在来说就是霸王厂规。工厂的伙食差,菜的营养根本满足不了工人的工作消耗,加班后想做点好吃的补补身体,又休息不好。打工者在如此条件下日积月累的超负荷运转,一部人熬不住,就生病或出安全事故,没工伤工资,也不补偿。打工者是弱势群体,多数人忍气吞声默默工作,少数抗议走人。这样,我辗转广东不少地方多家企业,大小工厂都做过,管理模式大相径庭,都是无情的榨取工人的劳动剩余价值,这就是打工仔被老板剥削的残酷现实。

  2008年6月,父亲病危事件让我彻底放弃南北漂泊打工的生涯。当时,远在广东的我心急如焚,连夜坐飞机回家,看见病床上奄奄一息父亲心如刀割。父亲见到我时,消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我责怪母亲没早一点通知我。其实,母亲怕我来回舟车劳顿。父亲在医院仁心医术救治和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下,病情逐渐好转,身体也得以慢慢的康复。我的心情却很复杂,打工十余载,与家人离多聚少,淡漠了亲情,疏远了友情。真后悔当初没听从父母的建议选择煤矿就业,离家近一点,方可多照顾年迈的双亲。

  2009年2月,赶上龙滩公司招工,兴奋万分的我前往报名,顺利地成为一名国企工人。从此拥有了“五险一金”,过年过节都有福利待遇。一个月休息7天,可常回家与父母团聚,拉拉家常,舒心的日子让我感到时光在飞驰。

  至今,我已在龙滩工作3年有余,见证了龙煤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和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为建矿理念得以逐渐实现的全过程。如先进的“W”型通风综采工作面,3000吨井下大煤仓,6000米主运皮带;机械化、集约化的开采,规范管理、生产经营矿井管理系统。还创下月最高单产12.84万吨的咱川煤记录,单面产能突破100万吨大关,人均产量省内遥遥领先,成为全川煤炭行业一颗璀璨之星。去年,龙煤人又实现了安全生产超千天的奋斗目标,矿井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继续朝着超四周年的安全目标稳步推进。

  龙滩矿井有着如此的业绩和安全目标,离不开龙煤团队的智慧与血汗的付出。为我是这团队的一员感到自豪,也为龙滩的未来—创建西南一流的现代化矿井而感到骄傲。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