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倾斜综放工作面下行回撤技术研究
一、立项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从我国目前地下开采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综采是采煤工艺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具有高产、高效、安全、低耗以及劳动环境好和劳动强度小等优点。综采工艺已在煤矿开采中成功应用多年,不仅提高了煤矿地下开采的机械化水平,而且减少了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但综采工作面的收尾回撤相对炮采和高档普采也存在不足。一方面综采回撤的设备多、体积大、重量重;另一方面综采工作面支架需要抽架后转向,支架前梁到煤帮留有1.8-2.4m的抽架转向空间,在该空间内打设锚网索带支护,相对控制顶板效果差,材料投入多,劳动强度大,在回撤过程中回撤通道维护困难,顶板易垮落,造成作业断面的减少而影响通风,使作业场所瓦斯和煤尘浓度高,风速超限,容易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传统综采工作面按从下向上收尾回撤,不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在支架回撤后顶板垮落、通风通道易变形收缩,不利于顶板维护,而且在回撤地点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容易造成瓦斯积聚,给回撤工作带来了较多安全隐患。
我公司工作面采煤方式为下行后退式采煤,上中层煤一次采全高,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当上部工作面回采后经上部围岩应力传递使下部工作面回巷压力大,巷道收缩变形严重,加之工作面煤层底板为灰色泥岩,平均厚度1.8米,遇水易膨胀,造成回风巷底鼓严重,在回撤工作面时回风巷轨道、吊装硐室维护和维修频次多、任务重,不但影响回撤进度而且安全保障能力低。
为了使工作面回撤做到安全、快速、高效,我公司根据工作面布置方式、采煤方法和巷道围岩特性及变形规律,在认真总结经验在同时,在技术上采用多方案比较,经反复论证打破了工作面传统的从下向上支架撤除工艺,在综采(放)工作面大倾角下实行从上向下回撤技术,并先后在3226下、31100S、31101工作面回撤过程中对此项新技术进行了大胆实践与检验。使用该技术后一是使工作面回撤地点始终处于全风压通风状态,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二是将吊装硐室建立在进风巷,回撤后的设备全部从进风巷向外运输,进风巷压力相对较小,大大减少了运输轨道和吊装硐室的维护和维修,缩短了回撤时间,提高了安全系数;三是解决了上行回撤中绞车拉移力不足的问题,下行回撤中除绞车拉移外靠液压支架自身下滑力,减小了绞车拉移力,可选用尺寸较小,便于安装的绞车,减少设备投入。通过采用下行回撤法回撤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不但为不同条件下的综采支架的回收方式探索了一条新途径,而且有利于节约回撤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给煤矿开采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安全保障。
回撤通道(倾斜巷道)矿压显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