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用户手册
软件名称: | 煤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用户手册 | |
文件类型: | ![]() |
|
界面语言: | ||
软件类型: | ||
运行环境: | ||
授权方式: | ||
软件大小: | 404.58 KB | |
软件等级: | ![]() |
|
软件登陆: | admin | |
作 者 : | ||
官方网址: | 官方站 | |
程序演示: | 演示 | |
解压密码: | ||
整理时间: | 2012-10-24 | |
软件简介: | KDW49型 煤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用户手册 常州市亚中监控设备有限公司 1 概述 KDW49-660(127)∕18型煤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以下简称电源)是一种允许在甲烷、煤尘等爆炸危险环境中使用的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等特点,现场安装、拆卸、移挪极为便捷,后备电源的充放电及投入切换具备智能化,适用于各种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的供电,是KJ218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主要组成设备。 规格及型号: 2 结构 防爆标志:“Exd[ib] I” 尺寸:406×296×180(mm) 重量:43.1kg 3 使用环境条件 3.1 环境温度:0℃~+40℃; 3.2 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 %(+25℃); 3.3 大气压力:80 kPa~106 kPa; 3.4 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 3.5 煤矿井下有爆炸性混合物,但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场合。 4 主要技术参数 4.1 供电电压:AC 660V∕127V, 50Hz。 4.2 电压波动范围:75 %~110 % 4.3 三路独立本安输出,每路参数如下: 额定输出电压 DC 18V ,额定输出电流 450 mA 过压保护值 ≤19V 过流保护值 ≤500 mA 输出电压偏离值 ≤5 % 源效应 5 % 负载效应 5 % 周期与随机偏移峰—峰值 ≤250mV 4.4 保护方式:双重过压、过流保护,自动恢复。 4.5 工作方式:连续 4.6 备用电池:电池容量24V∕7Ah(两节),供电时间 >2 h 5 工作原理 电源由交流变换、控制板、本安板、备用电池及防爆外壳等组成。 原理示意框图如图1: 图 1 5.1 交流变换(变压器) 变压器输入电压为交流660V/127V。 变压器付边输出27V和33V两组交流电压,整流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分别作为本安板、控制板及电池充电的电源。 5.2 本安处理、输出电路 变压器二次交流27V,整流滤波、DC/DC变换及本安处理后,输出18V直流(单路额定电流为450mA)。 5.3 过流、过压保护电路 当负载电流>450mA(或≤500mA)时,过流保护动作;当输出电压≥19V时,过压保护动作,均切断本安输出,当故障消除后自动恢复正常。 5.4 充电、放电电路 在线式充电,整流后的直流电经充电电路给电池组恒流充电;当电网停电时,由单片机控制备用电池投入,电池组(两节串联)额定电压为24V,给本安电路供电,确保本安输出的连续性,电池放电时间≥2 h。(三路满负载70%情况下) 5.5 过充、过放保护电路 电池组恒流充电状态下,当电池组电压达27.5V时,切断恒流充电,进入浮充电;电池组放电状态下,当电池组电压降至21V时,切断电池组供电。过充、过放保护由单片机控制。 5.6 供电监视电路(RS485通信) 与KJ218-F通用监控站通讯,实现监控系统对电源的控制和监视。 5.7 单片机处理电路 采用8位AVR微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器件,实现交、直流的“定时∕自动”切换投入;电池充电“恒流∕浮充”自动控制;过充、过放电保护等功能。 6 使用方法 6.1 印制板标识 6.1.1 本安印制板示意如图2。 图中标识: MK1——DC∕DC电源模块 LJ1——电源输入插接端 LJ2——本安输出插接端 D3——本安输出指示灯(红色发光二极管) RT1——稳压取样电位器 Q11、Q13——过流保护输出三极管(两极保护) Q15、Q7——本安输出场效应管 Q14——稳压输出三极管 图 2 6.1.2 控制印制板示意如图3。 图中标识: LJ103——直流输出插接端(共三路) LJ101——电池输入插接端 LJ102——交流输入插接端(27V、33V两组) J103——蓄电池充、放电切换继电器 J102——交流切换继电器 D106(绿色)、D107(红色)——485通信指示灯 D108——交流投入指示灯(绿色发光二极管) D109——直流投入指示灯(红色发光二极管) IC106——单片机 AN101——复位微键 Z101——~33V整流桥(供充电) 图 3 Z102——~27V整流桥(供本安) IC101、BG102——浮充电电路 BG101——恒流充电电路 IC103——12V稳压电路 IC104——5V稳压电路 6.2 配接线 6.2.1 供电电源接线 电源接线端示意如图4。 图 4 6.2.1.1打开隔爆箱盖,靠近电源进线喇叭嘴一侧,固定在变压器上方的接线排,即为电源接线端子排,按照端排上标称的电压值对号接线即可。(地线接在腔体内接地螺母上) 6.2.1.2接线时按照《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完好标准》有关规定进行搭接。 6.2.2 本安输出及485通信接线 本安接线端示意如图5。 图 5 6.2.2.1打开隔爆箱盖,靠近本安电源出线喇叭嘴一侧,固定在蓄电池上方的接线排,即为本安输出电源接线端子排,接线排上标注的“输出Ⅰ、输出Ⅱ、输出Ⅲ”,为3路本安电源输出。 注:3路本安电源是独立输出,用户使用时不可“共地”;本安输出线排蓝色引线为“+”极线,绿色引线为“-”极线,接线时注意极性不要接错。 6.2.2.2接线时打开接线排防护罩,按照《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完好标准》规定进行搭接,搭接完毕盖上线排防护罩。 6.2.3 整机配线 配线示意如图6。 图 6 6.3 使用与调试 6.3.1 电源使用前须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检验,不符标准的应告知厂方派技术人员现场排查或更换。 6.3.2 本安输出检验时,观察本安印制板上“输出状态”红灯“亮”,用万用表测试各路输出,应指示18V值。 6.3.3后备电源切换检验时,先进行本安输出检验,再切断交流供电,观察控制印制板上“交流投入”绿灯“灭”;“直流投入”红灯“亮”,测试各路输出,应指示18V值。 6.3.4 电源适应范围检验时,将交流输入电压降低至额定电压的75 %或升高至110 %,观察本安印制板输出状态显示,用万用表测试各路本安输出,应指示18V值。(注:检验时3路本安输出应带载450mA) 6.3.5 电源使用前,应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即电源通电运行时间不少于24h)。如暂不使用或库存,则应把电池连接板(图6中电源接线板标注⒄的“A、B”接线端柱连接板)取下。 7 安装与维护 7.1 电源使用前必须按产品《用户手册》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 7.2 电源在井下安设,应设置在采区变电所内,严禁设置在断电范围内。安设时应垫支架,使其距底板不小于300mm,或吊挂在峒室壁上。 7.3 按照《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完好标准》有关规定进行安装操作。 7.4 维护与故障排除如表1。 表 1 序 故 障 现 象 可 能 造 成 原 因 处理方法 1 无本安输出 本安印制板故障 排查或更换 输出端子(LJ103)插接不良 重插或更换 2 交流不投入 变压器保险(F1)熔断 更换 变压器损坏 更换 整流电路(Z102)故障 更换 单片机损坏或程序乱 更换 3 直流不投入 电池组损坏或保险(F2)熔断 更换 电池组连接件(LJ101)接触不良 重插或更换 单片机损坏或程序乱 更换 4 过压不保护 过压保护电路损坏 更换 参数变动 重新调整 5 过流不保护 过流保护电路损坏 更换 参数变动 重新调整 8 随机文件(每台电源出厂时附有以下文件) 用户手册 1份 产品合格证 1份 9 执行标准 本产品执行Q/C DY01-2005《KDW49-660(127)/18型煤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企业标准。 10 注意事项 10.1 电源出厂时蓄电池连接板是断开的,用户须在地面将连接板压入“A、B”接线端柱,电源通电并对蓄电池充电,如暂不使用,则应把蓄电池连接板取下,以防蓄电池过放电而损坏。 10.2 闲置库存的电源,须定期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 10.3 更换蓄电池,必须在地面进行更换操作。 10.4 电源日常维护,必须由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专职人员从事该项工作。 10.5 电源使用前,必须检查印制板及插接件的连接是否正确、牢固,方可通电。 10.6 井下维护时,严格遵循“严禁带电开盖”、“严禁带电操作”等规定。 10.7 告诫: 维修时不得改变本安电路和与本安电路有关的元、器件的电气参数、规格和型号! 本安关联产品不得随意改变配置! |
|
下载地址: | 文档地址1 | |
下载帮助: | ![]() ![]() ![]() |
|
相关软件: | 无相关信息 | |
下载说明: | ⊙推荐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