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可能性分析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12-06-28 15:45 来源:煤矿安全网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可能性分析

  1、井田成煤时期,煤层赋存与埋藏深度,煤层厚度及其变化,煤种、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其厚度,地质构造及破坏程度。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龙潭组,区内含可采煤层2层,平均倾角10°。从上至下依次为17、19、26煤层,其中17煤层与19煤层层间距27.32m,19煤层与26煤层层间距124m。本次设计未考虑26煤层开采。各煤层赋存较稳定,埋藏深度最深达365m。煤种属无烟煤(WY)。17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顶部,是矿区主要可采煤层。该煤层含夹石0~2层,煤层上部的一层夹石较稳定,单层厚度0.05~0.57米,为炭质泥岩;下部夹石不稳定,单层厚度0.05~0.21米,主要为泥岩。煤层厚度变化主要与基底起伏有关。较厚的煤层出现在原先地势的低处,较薄的煤层则出现在高处。由于植物遗体都首先在低洼处堆积,随着泥炭层的不断堆积加厚而逐渐连成一片。顶板岩性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偶为泥质粉砂岩、泥灰岩,夹菱铁矿薄层,水平层理发育。含动物化石,局部含植物化石碎片。底板岩性顶部0.4米左右为含根泥岩,其下为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19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上部,层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在1.30m-3.50m间,总体上往东南方向有变薄之趋势,往北西变厚。该煤层一般含夹石1~4层,单层厚度0.06~0.76米,主要为炭质泥岩。顶部0.10~0.40米为含根泥岩。顶板岩性为粉砂岩或细砂岩,局部为泥质粉砂岩。底板岩性为含碳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局部粉砂岩。

  从上述煤层赋存条件分析,煤层成煤时期在二叠纪,煤的破坏类型为Ⅱ类,顶底板以泥岩为主,煤层倾角11°,煤层中瓦斯不易逸出。从国内突出煤层的开采经验看,本矿井在开采过程中煤层有发生突出的可能性。

  2、井田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成分、煤层瓦斯涌出量、煤层瓦斯压力、煤的破坏类型、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及在地质勘探过程中钻孔透煤时瓦斯涌出的动力现象等。

  为查明井田内煤层瓦斯赋存状态及其变化规律,采取的瓦斯煤样共有9件,测试结果见表5-1-4。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AQ1024-2006),判定煤层是否具有突出危险性的指标可用煤的破坏类型、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煤层瓦斯压力(P)。以上指标的测定点应按照不同的地质单元分别进行布置,每个地质单元内在煤层走向和倾向方向分别布置3个以上测点。各指标值取鉴定煤层各测点的最高煤层破坏类型、煤的最小坚固性系数、最大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和最大瓦斯压力值。由于《地质报告》中提供的测点数量不足,且无煤层瓦斯压力等指标,因此,本次设计无法根据上述指标判定煤层的突出危险性。

  3、矿井与邻近矿井煤与瓦斯突出情况,突出的煤层和深度,突出的地点以及所处煤层、地质构造情况,突出的类型、原因、基础数据等突出动态和规律

  原郭家地煤矿开采多年,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及瓦斯动力现象。据本次调查,邻近的恒泰煤矿于2003年10月29日西一采区1703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掘进过程中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3人;政忠煤矿、能通煤矿、马刀地煤矿也曾经发生过小规模的煤与瓦斯突出;楼下糯东煤矿在建井石门揭煤过程中有瓦斯突出征兆,经采取防突措施安全揭煤。

  因此,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压力增加,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增大。

  综上所述,井田内各煤层未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但从邻近矿井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或动力现象这一情况来看,矿井具有发生突出的可能性,尤其是随着向深部开采,矿井瓦斯压力增加,煤层瓦斯含量增加,突出的可能性增大。因此,矿井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鉴定,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根据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文件,本次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