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禾金亿煤业10103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作者:佚名
2011-11-14 21:54
来源:本站原创
第二章 采面地质条件
10103回采工作面的地表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井田中部基岩出露面积较大,出露的地面有: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及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地层。井田内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地表变现为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和北西的背斜构造,倾角一般为2°—12°,井田内地质构造简单。
该回采工作面的含水层主要有第四系沙硕孔隙含水层,第三系砂岩裂隙含水层,,上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上石盒子组底部砂岩裂隙含水层,太原组K 砂岩裂隙含水层及奥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其中对开采10#煤层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奥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该煤系地层下伏的含水层,富水性强。根据2007年3月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为该矿编制的资源储量核查报告,水位标高与黄河水位变化有关,一般在300米左右。但是10#煤层最低标高为310米,高于奥灰水位,10103采面标高达到了360米,该采煤不受奥灰突水威胁。在该采面风机两巷的掘进过程中,发现10#煤层的顶板砂岩中,局部有滴水现象。所以在该采面回采的过程中,也要采取防水措施。
采面地质条件
项目
|
序号
|
内 容
|
说 明
|
||||||||||||||
煤
层
赋
存
条
件
|
1
|
产状
|
走向
|
35°
|
倾向
|
南东
|
倾角
|
2°—12°
|
|||||||||
2
|
瓦斯
|
相对涌出量
|
7.45m³/t
|
绝对涌出量
|
0.45m³/t
|
||||||||||||
3
|
煤质
|
牌号
|
水分
|
灰份
|
挥发份
|
煤尘爆炸性
|
自燃发火
|
||||||||||
贫瘦煤
|
0.67%
|
27.14%
|
13.49%
|
无
|
Ⅱ
|
||||||||||||
储量
|
1
|
可采储量
|
5.84万T
|
||||||||||||||
2
|
储量损失
|
3000T
|
|||||||||||||||
顶
底
板
特
性
|
1
|
伪顶、直接顶、老顶关系
|
无伪顶、直接顶、老顶以砂岩为主平均6.4m,其中中、细砂岩为2.03m,砂质泥岩为4.3m,上为3#煤层的顶板岩层。属坚硬软质岩石。
|
||||||||||||||
2
|
顶板特性
|
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
|
老顶初次垮落步距
|
老顶周期跨落步距
|
|||||||||||||
|
18-22m
|
12m
|
|||||||||||||||
直接顶类别
|
老顶类别
|
||||||||||||||||
|
|
||||||||||||||||
3
|
底顶特性
|
底顶一般为泥岩,厚度为2.05m,局部为炭质泥岩,致密属中等坚硬—软质岩石。
|
|||||||||||||||
水
文
|
1
|
涌水
|
涌水方式
|
涌水量
|
预计涌水地点(个)
|
水质(酸碱度)
|
|||||||||||
含水岩层裂缝导水
|
|
|
|
||||||||||||||
|
2
|
老(空)塘积水
|
无
|
3
|
钻孔水断裂水
|
无
|
10# 煤 层 特 征 一 览 表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章 采煤方法
工作面采用风镐落煤,人工装煤,运煤采用40型刮板输送机。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特殊支护为丛柱、柱,采空区处理采用全部垮落法。
一、风镐落煤
1)、风镐工操作顺序
检查划线→敲邦问顶→处理→接风管→试转→破煤(开口、推垛、透垛)→检查→收尾。
2)、正常操作
1、检查工作面的中心划线或拉线,决定开帮的宽度。
2、将胶管与主干风管接好,慢慢开启风门向无人处吹风,排除风绳内杂物,然后再接上风镐,并拧紧接头。风镐在使用前及使用中要注油。
3)、在较软弱的煤层或层理、节理较发育处掏煤槽,先坡顶层煤,再坡底层煤。
4)、破煤时一只手握镐柄,一只手托住镐体,用力向煤壁推压。推压时不要硬顶强冲,不要与煤不成90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