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东于煤矿12000T/d矿井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作业规程
作者:佚名
2011-11-04 20:03
来源:本站原创
3.3设计方案
矿井水主要是由于煤矿开采破坏了煤系上覆含水层而形成的井下涌水,初始流入井筒和巷道的涌水未受到污染时为清洁水,在开拓及采煤过程中才受到污染。根据前面的水质监测资料表明,该矿矿井水为中性、无有毒重金属物质,但SS、Mn较高,大肠杆菌数和细菌总数也比较高(需要说明的是一般矿井水中均有一定量的COD,但其主要是由煤粉引起的,由水中还原性碳元素所致,一般随着悬浮物的去除,COD随之而去除。)。由于本工程矿井水处理后,要作为生活饮用,因此,应根据出水水质要求进行处理。
经过以上分析,本工艺主要考虑COD、SS、硬度、Fe等的去除。由于原水中含盐量、硫化物等不高,本处理中考虑用反渗透工艺。
综上所述,项目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渗透的处理工艺。
3.3.1反渗透工艺
采用反渗透脱盐工艺,絮凝沉淀、机械过滤器、MF过滤器(精滤)、UF装置超滤为预处理,保证反渗透系统的正常运行。
反渗透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膜分离过程具有无相变、节能、经济、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从70年代起,随着材料的发展和膜组件的工业化,反渗透作为单元操作,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有用物质的回收、废水的处理与回用、溶液分离的浓缩等方面得到较广泛应用。
反渗透分离原理:当盐水和纯水被一张半透膜隔开时,纯水透过半透膜向盐水侧扩散,渗透的推动力是渗透压。在盐水侧施加一个外部压力,当外部压力大于渗透压时,盐水侧的水分子将渗透到纯水侧,这种现象称之为反渗透。反渗透工艺先进,性能可靠,抗负荷冲击性好,且出水水质高于生活用水水质标准。
反渗透已广泛应于苦咸水淡化、海水淡化、电镀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等行业,反渗透能处理的大分子在3×10-4µ-0.2µ。
3.3.1.1工艺流程
提升 |
井下涌水 源水池 絮凝剂添加透 絮凝斜板沉淀池 多介质过滤
提升 |
超滤 中间小池 保安过滤器 反渗透装置 清水池
3.3.1.2工艺说明
矿井水进入混凝反应池、斜板沉淀池,通过向水中加混凝剂和杀菌剂,在絮粒形成过程中,吸咐悬浮颗粒和溶解有机物质;杀菌剂消除水中细菌。絮粒可在一定的沉淀条件下从水中分离、沉淀出来。
①原水虽然是井下水,但由于处于煤矿区,开采造成水质污染,水池中有较多的悬浮物、胶体、大分子有机物、微生物,因此水质较差。从井下涌水提升通过管道流入混凝反应池,在管道入池口前加混凝剂和杀菌剂。原水进入斜板沉淀池,被混凝剂和杀菌剂杀灭水中的微生物,使出水SS小于8mg/L,细菌、大肠杆菌达到饮用水标准。上清水由增压泵打入机械过滤器。
②从斜板沉淀池出来的水进入机械过滤器,对没有完全沉淀的杂质进行截留。在
上一篇:41107运输顺槽探放水作业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