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放水设计方案
一、 概况
1230集中轨道巷位于井田北部,该巷西部为侏罗纪边缘,东部为原杨千堡矿采空区及回风巷,南部为掘进方向,北部为井底车场。巷道上层顶板为细砂岩泥岩互层、夹薄层砂质泥岩,下层底板为细砂岩。
二、 水患分析
1230集中轨道巷所在地岩层充水主要因素为前方采空区积水和砂岩裂隙水,其次为断层导水、岩溶水、对掘进有较大影响。推测前方采空区会有一定积水和积气,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复杂。
三、 原则
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采,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四、 井下探放孔采用钻机型号
ZLJ-250煤矿坑道钻机,钻杆长度1.5m,功率4kw。
五、 方案设计
1、本设计为北杏庄煤业技改工程1230集中轨道巷掘进探放水设计。主要是探放巷道正前方及左右侧采空区积水和积气情况。
3、巷道规格3.7*2.5,支护形式锚喷。
4、循环进度:钻孔孔深50米,要求钻探后允许最大掘进距离为30米,保证20米的安全距离。
5、钻孔布置:
布置探放孔组, 11个
第1号孔: 方位292° 倾角0° 进尺50m
第2号孔: 方位295° 倾角0° 进尺50m
第3号孔: 方位289° 倾角0° 进尺50m
第4号孔: 方位297° 倾角0° 进尺50m
第5号孔: 方位287° 倾角0° 进尺50m
第6号孔: 方位300° 倾角0° 进尺51m
第7号孔: 方位284° 倾角0° 进尺51m
第8号孔: 方位303° 倾角0° 进尺52m
第9号孔: 方位281° 倾角0° 进尺52m
第10号孔: 方位292° 倾角+2° 进尺50m
第11号孔: 方位292° 倾角-2° 进尺50m
钻孔位置布置
1230集中轨道巷工作面迎头正中1号孔,1号孔距底板1.25m。10号孔在1号孔上方开孔,距1号孔0.25m,角度+2°。11号孔在1号孔下方开孔,距1号孔0.25m,角度-2°。左帮每隔0.5m布一孔,3号孔、5号孔和7号孔。右帮每隔0.5m布一孔,2号孔、4号孔和6号孔。8号、9号孔位于两帮。
1、 所有钻探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执行安全规程,熟悉掌握操作规程。要求各有关部门及队组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采,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2、 每次稳钻头必须统一口号,同起同放,严格按照《钻机操作规程》执行。
3、 稳钻之前必须加强工作地点支护,机组必须闭锁,当班负责人及安检工要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帮情况,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由瓦检工检查施工地点瓦斯情况,无安全隐患方可开工。
4、 钻孔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一名经验丰富的安检工和瓦检工在现场,以确保安全施工。
5、 在钻进过程中应严禁机器后方站人或堆放物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6、 钻进过程中若发现钻杆有摆动或其它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钻检查,问题处理后方可重新开始。
7、 探放水过程中若发现防水套管周围有水渗出或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常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同时钻机负责人员立即向调度室及技术科汇报。
8、 钻孔打至终孔位置,未探通采空区积水或前方水体,退出钻杆,观察孔内瓦斯、温度等情况,然后用木塞及棉丝将孔封死。
9、 钻孔探通采空积水区后,若水压较小,可缓慢拔出钻杆,钻杆完全拔出后关闭阀门。若水压较大,切匆拔出钻杆,积极组织排水,同时向调度室汇报,待水压较小时,可缓慢拔出钻杆,然后关闭阀门,或采取用2DA8*9水泵安装3寸排水管。
10、 施工队组必须清楚工作面异常征兆现象,例如:挂红、挂汗、煤壁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地板鼓起、水色发挥、有臭味、工作面有毒气体增加、裂缝出现渗水。如有上述现象立即停掘,向矿生产部及技术科汇报。
11、 探放队组及施工队组必须严格执行本措施,本措施应贯彻到施工队组每位作业人员,作业人员要清楚工作面出水征兆、探通积水区后的止水及排水方案,所使用的排水设备、木楔,以及紧急情况下的避灾路线。
12、 其它有关规定,按《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防治水安全条例》执行。
13、 探放队在探放过程中,时刻观察煤体的含水量及工作面的涌水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上报调度室,同时撤出所有人员进行处理。
14、 在探放水过程中,不得从事与探放水无关的工作。
15、 当钻孔与采空区打通时,若孔内无是水,不惜在瓦斯员的监督下,拔出钻杆,立即用木锲封闭钻孔,设法安装封孔器或临时用木锲封闭钻孔,撤出工作面钻探设备,做好排放采空积水的准备工作;若空内水压、水量较大,不准拔出钻杆,立即通知调度室,同时派人监察水情、工作面有害气体浓度,撤出闲杂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有关部门制定安全措施后,起动排水设备进行排水。
16、 钻孔与前方水体探通进行放水时,要监视探放水全过程。核对对水质量,直到积水放完为止,钻孔在放水过程中,预计可能有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涌出,必须有瓦斯员检查人员或矿山救护队在现场值班,检查空气成分。如瓦斯或有害气体浓度超出(规程)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放水,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生产部及值班领导,制定安全措施处理。
17、 探放水结果,需由调度、安监、作业施工队共同签字。
七、 钻机的安装及操作
一)钻机的安装
1、钻场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防止有害气体的聚集。
2、确定探放水孔的位置时,应由测量和负责探水人员亲临现场,共同确定钻孔方位、角度、钻孔数目以及钻进深度。
3、钻场有滴水或淋水现象,钻孔有冲洗液循环系统,钻进过程也会发生突然涌水。因此,要开挖好排水沟和集水池,要有防排水设施。
4、电气设备必须密封防爆,要防止损坏漏电;管材工具要涂油防锈。
5、斜钻施工时须在操作台前设置挡板,以防钻孔涌水喷砂或掉块伤人。
6、井下作业环境条件较差,特别要注意安全,钻场必须打好支护,确保人身安全。
7、井下钻探设备检修比较困难,要求安装时要注意设备完好率。开钻后以钻探为主,检修工作尽量安排在场上进行。
二)钻机的操作:
1、开钻前要检查钻机是否安装平稳牢靠,各种紧固件有无松动情况;检查变速箱内、油箱内的油面高低,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检查抱闸的松紧程度是否合适。
2、卡紧钻杆后,要检查齿瓦螺栓两边露出的是否均匀,以免齿瓦螺丝与给进油缸相碰。
3、在运转过程中有不正常响声、振动、发热及漏油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4、接替钻杆时,要等钻机停稳后再松开钻杆。松开钻杆时,要用管钳卡紧前面的钻杆后再松,以防将里面的钻杆松脱。
5、钻机要由专人操作,其他闲杂人等不得随意操作,以免错过所遇到的地质情况。
6、打钻时,要随时记录所遇到的各种地质情况及进尺,记录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虚报进尺。
7、在钻进过程中,遇到不能处理的重大问题时,要立即停钻,及时向上级汇报,共同商定措施处理。
8、所有罩子和防尘盖要经常保持完整,不得随意取消。
9、钻具在搬运时要小心,不能随意碰撞,尤其是钻杆的螺口,更不能碰撞,否则钻杆就不会接不上。
八、 应急响应
现场人员在发现各种险情后,有责任和义务就近利用电话急呼,向公司调度汇报。报警人员必需说明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范围、受灾人员数量、有无人员伤亡、灾害曼延方向。接警人员必须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强度和危害的方向(接警人员没有掌握事故的初始信息之前,报警人员不得挂断电话,等接警人员挂断电话后,报警人员方可中断通话)。接警人员第一时间将事故信息通知总指挥,调度室,值班领导。总指挥决定启动应急预见案后,矿调度室利用生产调度电话根据指挥部命令迅速通知受波及区域指定现场指挥负责人,现场指挥人的职责:
1、全权负责应急救援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
2、负责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现场抢险救援工作情况。保证现场抢险救援行动与总指挥部的指挥和各保障系统的工作协调。
3、进行事故的现场评估,并提出抢险救援的相关方案报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备案。必要时,与总指挥部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有关专家进行直接沟通,确定抢险救援方案。
4、必要时,提出现场抢险增援、人员疏散、向政府求援的建议并报总指挥部。
通知:接到灾害报警后,被通知人员应立即赶到指挥部集中,由总指挥统一安排工作,不准擅离职守,并根据事故情况,提出救灾方案,由总指挥决定后,立即分头实施抢险救灾。
九、 物资资源配备
(1)应急队伍
1)、上级救援机构
1同煤集团矿山救护大队
2大同市矿山救护队
2)、周边可用的救护队伍
1左云县矿山救护队
2同煤集团救护大队四台中队
3)、本公司捕助救护队
(2)应急资源
1)、场上应急资源
对口帮扶矿职工医院
现有医护人员16人,床位26张,手术室一处。医护人员具备急救技能。急救设备及药品如下:
①设备
救护车:1辆;担架:10副;防护眼镜:50副;防护口罩:50个;防护服:50套;氧气瓶(枕):10个;三通吸氧管:10个;外固定夹板:50副;绷带:20Kg;手术清创包:20包;纱布:20Kg;气管插管:10根;气管切开包:10包;否留氏尿管:10根;止血带:20 Kg;导尿管:10根;眼简易冲洗器:3台;简易呼吸球囊:15个;氧气面罩:15个;喉镜:5个;开口器:5个等。
②药物
2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5%小苏打、地塞米松、654—2注射液、庆大霉素、盐酸异丙嗪、氯霉素眼药水、京万红烧伤膏、藿香正气水、多巴胺、阿拉明、西地兰、肾上腺素、速尿、利多卡因、止血敏、氨茶碱、洛贝林、可拉明、亚甲兰、舒喘灵气雾剂、伤风止咳糖浆等。
以上设备及药物均备齐。
③应急材料
1>、隔离式自救器10台。
2>、11#工字钢200米、14#槽钢120米、坑木10米3、2寸胶管500米、接头30个、潜水泵5台、14号铅丝50公斤、编织带300条、铁锹、镐各20把。
3>、水泥5吨、砂50m3、石子50m3,五合板50块。
以上材料均在材料库备齐。
2)、井下应急资源
副井井底车场非常材料库有:风筒200米、编织带300条、铁锹、镐各20把等应急所需材料。
各生产水平均设有非常材料库,储备足够数量的应急所需材料。
十、发生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1)透水事故发生后,当班上岗干部及安全员、队长向调度室汇报,当班上岗干部及安全员、队长不在透水地点时,作业人员应认真观察,判断灾情,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并利用可靠的联络方式,及时向下部水平和其它可能受水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他们及时撤离。作业地点人员立即向外沿避灾路线撤退,撤退过程中,在有可能的地方应向调度室汇报灾害地点的大致情况。
(2)突水初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在现场领导和老工人的组织带领下,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迅速进行抢救。如突水地点周围围岩坚硬、涌水量不大,可组织力量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尽快堵住出水口。
(3)在水源情况不明、涌水凶猛、顶帮松散的情况下,决不可强行封堵出水口,以免引起工作面大面积突水,造成人员伤亡,扩大灾情。
(4)在突水迅猛的情况下,应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躲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如果情况紧急来不及转移躲避时,可抓牢棚梁、棚腿或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水冲倒或冲走。
(5)若透水来自老空、老窑积水,因同时会有大量有毒气体涌出,撤离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中毒或窒息。
(6)位于透水点下方的工作人员,撤离时遇到水势很猛和很高的水头时,要尽力屏住呼吸,用手拽住管路等物,防止呛水和溺水,奋力闯过水头,借助管路、巷道壁及其它物体,迅速撤往安全地点。
(7)当外出道路已被水阻隔,无法撤出时,应选择地势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地点,或上山独头巷道暂时躲避。被堵在上山独头巷道内的人员,要节约用灯和食品,有规律地敲打铁管、铁轨发出求救信号。同时,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共同克服困难;要忍饥静卧,降低消耗,饮水延命,等待救援。
十一、附图:
1、避灾线路图
2、探放水钻孔布置图
2011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