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设备准运证管理研究与应用

作者:佚名 2010-08-05 21:17 来源:本站原创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设备准运证管理研究与应用
煤矿生产过程复杂,生产环境恶劣,受到水、火、瓦斯、煤尘和冒顶等多种自然灾害因素的威胁,煤矿安全生产一直是生产技术和管理中一个倍加重视的问题。解放以来,我国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出“装备与管理并重,当前尤以管理为主”和“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战略思想,把安全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以法治矿,加强安全装备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来保证煤矿安全现状的根本好转,在此基础上学术界和产业界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研究更好的安全管理方法。
陈四楼煤矿作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永煤公司开发的第一对大型现代化矿井,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安全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模式,创造出安全伙伴、隐患买卖制等一大批安全管理创新项目,自2008年下半年起,我矿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管理工具,即设备准运证。
1、相关理论
(1)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使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从本质上分析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明确了安全管理的对象问题,是“设备准运证”安全预警机制的基础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就是从大量的典型事故中概括出来的对事故发生原因的规律性的抽象阐述。这种阐述是对事故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防预测,为促进安全管理工作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推进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主要的事故致因理论有:
1)能量转移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蛩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不正常或不期望的释放。
2)轨迹交叉论。其基本思想是,伤害事故是许多互相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概括起来不外乎人和物两个发展系列。当凡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轨迹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 交叉,伤害事故就会发生。
3)综合论。它认为,事故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环境;间接原因是指管理缺陷和领导失误;基础原因是造成间接原因的因素,包括经济、文化、学校教育、民旋习惯、社会历史、法律等。人、物、环境的因素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是事故的间接原因,但却是本质的原因,对人和物的控制,对环境的改善,都有赖于管理,必须极大地关注管理的改进,大力推进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是综合论,根据这一理论,煤矿生产和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包括企业外部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在内的管理失误是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本质原因。管理方面的失误产生管理体制、人员、物质、环境和信息等的缺陷,进而引起了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设备和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安全的生产环境,从而导致煤矿

事故的发生,造成初始损失,在实施应急救援之后,形成了事故的最终损失(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煤矿引起事故的原因主要在于三点,即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其中人和设备属于管理范畴,而环境是可以改变、规避,但又难以完全控制的,所以煤矿事故大多是可控性事故,即通过采取有效的、科学的管理可以预防和控制其发生,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通过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改变设备的不安全状态,规避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来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
(2)工序边际状态控制理论
工序边际状态控制理论最早由张延明、杜云宽、戚志伟等于2007年提出,它从研究生产工序状态入手,提出了工序流程边际状态在的存在和发展导致了对应生产系统发生事故,甚至引发重大事故。由于工序流程边际状态的形成需要对应的几个边际因素(包括人、机、物、环境、作业过程、组织过程、控制过程及其结构关系),从而映证了煤矿引起事故的原因主要在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2、方法设计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和工序边际状态控制理论,防止煤矿事故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首要问题是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改变设备的不安全状态,规避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消除边际状态的出现。设备准运证管理就是通过使用安全准运证这一媒介来进一步加强机电、运输设备等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提高设备本质安全运行程度,有效减少事故危险源,防止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
3、运作机制
陈四楼煤矿安检科在实行安全准运证之初下发文件明确规定,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设施在运行前必须由使用单位提出使用申请,并提供设备名称、责任单位和使用地点。安检科收到申请后牵头组织在2个工作日内共同验收并签字,合格后由安检科发放准运证,并横挂设在设备上方可运行。未取得安全准运证的机电、运输设备或安全设施不得使用,擅自使用者按三级非伤亡事故考核,造成事故的要加重处理。而施工单位取得安全准运证后,不得降低设备或设施安全使用标准,发现其达不到安全准运标准,不具备准运条件时,由安检科暂扣或者吊销其安全准运证,严禁运行。另一方面安检科、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设备安全准运台帐,明确责任人员。
早期的安全准运证管理制度质针对提升小绞车、胶带运输机、刮板输送机、水泵等四种设备实施,经过试行验证效果不错,于是开始向全矿各类设备设施推广,同时又对其管理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规定:
1)各单位在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提前2天向安检科报送设备准运证申请表;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当天办理设备准运证的单位,申请表必须经矿领导签字。
2)设备准运证申请表必须经安检科、机电科分管领导联合签字确认,方可给予办理。
3)申请表填写时,必须注明设备型号、设备编号、设备安装位置等相关说明,否则不予办理。
4)各单位对井下有安全准运证的设备必须认真保养与维护,使之达到完好使用标准,对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安检科将收回安全准运证并罚款500元。
5)设备拆除或移交前,区队不得将《安全准运证》私自收回,否则发现一次罚款200元。
6)各单位必须建立准确、详细的设备准运证台帐,安检科、机电科将对台帐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台帐内容与现场设备不符的,给予单位队长、支部书记、机电队长(负责人)各500元的罚款。
经过对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管理范围的进一步加大,我矿已对1000余台机电运输设备进行检查验收,核发了安全准运证,覆盖率达100%,并且在实际工作中高标准、严验收、勤检查、重处罚,确保了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转。
4、创新效果
自从开展设备准运证管理以来,陈四楼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有效杜绝了设备带病运转的现象,机电管理方面三违率大大下降。
5、结论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设备准运证管理通过准运证的发放、管理、检查、监督,杜绝了机电设备带病运行现象,有效消除了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煤矿安全保障系数。安全准运证管理的陈四楼煤矿的实施证明了这一成果实施成本较低,实施效果良好,能够在解决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上起到积极作用,应进行较大范围的推广。
(撰写人:  联系电话:   )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